试论美日同盟安全协商机制
[Abstract]:The security consultation mechanism of the US-Japan alliance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whole US-Japan alliance system, and it is a carefully constructed security dialogue platform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history and political science to sort out and expound the historical data. Through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reas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ecurity consultation mechanism of the US-Japan alliance lies in: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ized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sm, the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enhanced, and the political mutual trust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in the field of securit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will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o avoid the dissatisfaction of small countries with the strong policies of big countries and the misinterpretation and misjudgment of security issues within the alliance,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should be safeguarded to the maximum extent. The historical reform of the security consultation mechanism of the US-Japan alliance has gone through four periods: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in the 1960s,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ection in the 1970s, the stagnation in the 1980s and the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after the 1990s. Through consultations,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coordinated their positions on major security issues such as containment of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 and strengthening defens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712.5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欢;浅析冷战后美日同盟的调整[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刘新华,秦仪;北约东扩、美日同盟的加强与中国的地缘政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杨光;;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及其对东亚地区政治的影响[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01期
4 丁翌;;“美日同盟”推动下的日本崛起[J];科技信息;2010年21期
5 Adrienne Mcphail;刘宗亚;;回归冷战[J];英语文摘;2005年04期
6 苏浩;“美日安保关系的调整与亚太安全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国研究;1998年01期
7 张智新;;麻生太郎的“价值观外交”迷误[J];学习月刊;2008年21期
8 罗运璇;中美日关系的利益结构与中国的对外政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卞慕东;一对矛盾、摩擦的连体双胞胎──“世界新秩序”中的美日关系[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袁鹏;;美国的“世界地图”——解剖冷战后美国的地缘战略[J];书城;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筱罡;;美日同盟的军事指向性对台海问题的影响[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总第104期)[C];2011年
2 洪利;杜耀宗;;一种基于ECC的密钥协商及双向认证方案[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泰平;;日本民主党政权的外交政策取向[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1期(总第98期)[C];2010年
4 林晓光;周彦;;菅直人内阁的对外政策与日美、日中关系[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01期)[C];2010年
5 吴健;;第十五讲 《帝国主义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A];认真读点马列原著20讲[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驻东京记者 刘洪亮;美日同盟欲构筑“中国包围网”[N];文汇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任孟山;日本站在千年岔路口[N];华夏时报;2011年
3 本报特约评论员 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 刘江永;反对国际暴力 倡导和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4 王欢;日美将制定新共同战略目标主要针对中朝[N];国防时报;2011年
5 上海社会科学院东欧中西亚研究所 余建华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吴前进副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 刘鸣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东欧中西亚研究所 李秀石副研究员;对外开放:新形势 新因素 新视角[N];社会科学报;2002年
6 ;我国五项IP多媒体领域标准获ITU通过[N];人民邮电;2006年
7 本报记者 张军妮;剑指中国,,日本意欲何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孙佳华;朝核:东北亚难题六方求解[N];解放日报;2003年
9 苏北;反恐斗争整合大国关系[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10 王欢;日媒:日韩应合作应对中国“军扩”[N];国防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峰;美日同盟与东北亚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孔晨旭;冷战时期驻日美军与美日同盟研究(1945-1972)[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卓武;美国因素与日本“修宪之争”及其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9年
4 付瑞红;美国东亚战略的中国因素(1989-2008)[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5 赵葆珉;中等大国的战略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6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7 娄伟;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D];吉林大学;2010年
8 刘涛;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祖彦;21世纪初中国东北亚国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王勇;东亚共同体建构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晶磊;试论美日同盟安全协商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靖南;冷战后美日同盟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想;同盟的双重性与冷战后的美日同盟[D];复旦大学;2011年
4 孙泽鑫;“9·11”事件以来美日同盟关系及其走向[D];辽宁大学;2011年
5 赵文鹤;美日同盟对东北亚区域安全的影响[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博远;新世纪以来美日同盟的调整及其对东亚安全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年
7 王晓珂;21世纪初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中国因素[D];外交学院;2012年
8 缪胜杰;冷战后美日同盟关系的发展及对中国安全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晓娴;“威胁制衡”:美日同盟与中国崛起[D];山东大学;2012年
10 李要伟;冷战后美日同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390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90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