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利比乌斯历史思想初探——兼与早期希腊史家比较
[Abstract]:For the historical purpose of pragmatism, Polobiu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ause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mportant propositions around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oman nation. As the theoretical product of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narration, they fully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Bos historical view. It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four levels: first, the polity theory is the leading clue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tenor of Bo's writing, but its actual position is not important; Second, the theory of mind has a higher theoretical level, and the inten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aracters" contained in it is a sublation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third, since it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history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pure personnel, the view of fate is also indispensable. Fourthly, with the birth of moral historical view, the pessimistic and fatalistic color of the history of Bo's theory is greatly enhanced. In the above sense,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a number of historical concepts shows that Bos realized the complexity of historical changes, while some flaws and differences exposed his cognitive limitations. In addition, it also reflects some inheritance and 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western classical historiograph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研究所;
【分类号】:K1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易宁;论司马迁和波利比乌的历史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易宁;论波利比乌的“政体循环”说[J];世界历史;1998年06期
3 隋竹丽;波利比阿《通史》中的历史观[J];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02期
4 易宁;论波利比乌的“命运”说[J];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03期
5 彼得·伯克(PeterBurke),王晴佳译;西方历史思想的十大特点[J];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01期
6 易宁;;波利比乌斯的普世史观念[J];史学史研究;2007年04期
7 郝彤;;波利比乌斯混合政体理论之局限[J];史学史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泽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胡适文学思想中的跨学科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宋建军;;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分期与发展新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蒋保;影视史学刍议[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4 易宁;;论司马迁的文献批判思想[J];安徽史学;2007年06期
5 林燕;张群;;权术、美德与命运:马基雅维里的三重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余亚斐;;论智慧的历史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易兰;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梅向东;发展论的文学史观梳理与质疑[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10 刘忠;;作为一个偶然地区性事件的正当程序革命[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存明;;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史书写的形态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吴晓群;;论古朗士的古史研究:社会转型中的历史学家与他所研究的社会转型问题[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卞文;;西北科学考查团的科学史再评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李箭;;教育历史研究的新范式[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8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杨天宏;;系统性的缺失:中国近代史研究现状之忧[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10 张瑞贤;倪青;;当前中医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1999中药研究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冯金朋;伯里克利外交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大川;约翰·理查德·格林《英国人民简史》史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叶一舵;台湾学校辅导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国荣;马克思《历史学笔记》在19世纪中晚期欧洲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贺庆国;在历史和历史性之间[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U,
本文编号:2391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9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