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论国际冲突研究的文化视野

发布时间:2018-12-29 15:33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对于国际冲突的研究逐步突破了以往只关注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局限,越来越重视对文化因素的考察。本文力图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对进行国际冲突研究所应具有的文化视野进行阐释,指出注重剖析国际冲突中文化因素的角色和作用、揭示文化视角下国际冲突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文化在国际冲突研究的理论建构中的运用和意义等构成了研究者必须体察的三项要素。本文还指出在分析国际冲突的过程中,文化分析只是对政治、经济、军事等分析角度的一种补充,绝不能因此忽视或否定其他因素的作用;冷战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力输出对不少非西方国家的内部稳定构成了威胁,帝国主义的文化扩张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has gradually broken through the limitation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actors, and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al factors. This paper tries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earch from micro, meso and macro levels, and points out the role and role of cultural factors in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Revealing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 multicultural inter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understanding the appl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i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study constitute three elements that researchers must observe. 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in the process of analyz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cultural analysis is only a supplement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and other aspects of analysis, and the role of other factors must not be ignored or negated. The strong export of western cultural values after the Cold War threatens the internal stability of many non-western countries, and the cultural expansion of imperial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项目批准号08JZD0037,合同号08JZDH037)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K153;G1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麦哲 ,谭晓梅 ,潘忠岐;文化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述评(上)[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新平;粟进英;;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2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周莉;浅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郭锐敏;;全球化背景下美国民主输出的特点及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刘国华;抗美援朝是捍卫国家安全的唯一正确选择[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6 张守刚,张生;博弈论视角下的卢沟桥事变[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7 常县宾;;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与美巴关系[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8 邵雍;;马克思、恩格斯与伦敦世界博览会[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9 王斌;贾雪;;以东北亚安全为视角议中国国家身份之建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10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王确;;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中国学科美学发生的考察与反思[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泰峰;;影响非洲现代化的因素浅析[A];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丛书第二辑——非洲变革与发展[C];2002年

7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8 朱军;;国家繁荣的标志:多元化下的价值统一——转型时期政府塑造社会认同感的职能研究[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9 钱子文;;我们到底要什么?——危机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化[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伦理沟通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廉晓敏;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晓亮;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银萍;民族主义与韩国反美主义[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灿仕;高校学生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锐;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模型与战略考量[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田斌;儒家文化与中国国家形象重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黄厚;伊斯兰民主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周明丽;中日韩三国合作的社会文化基础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小平;人·环境·国际关系——西方国际关系中的环境理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陈楠;;“全球化”释义[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柴国珍;;文化视野下的《聊斋志异》科第观[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王列耀;颜敏;;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意义[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5 刘旭青;;文化视野下的湖州风土歌[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6 吴宏放;;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视野[J];理论与改革;2010年03期

7 赵念渝;;勿以善小而不为——评当前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领域若干译著质量[J];中国翻译;2010年02期

8 吴延;;原生态音乐现代生存方式的文化思考[J];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9 王晓斌;;自我的艰难找寻——文化视野下托尼·莫里森的《宠儿》[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王玺;;文化视野下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伦理学问题[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晓梅;;文化视野下的理想、信念和纪律[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2 万小龙;;科技文化视野下的两型社会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丁保玉;解乒乒;;从文化视野探析中国舞狮运动的发展历程[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俊生;;国际关系理论的普适性与国别性:一个知识性的梳理[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5 庄宗明;蔡洁;;国际贸易对国际冲突的消减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6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金应忠;倪世雄;;和谐世界:哲学、理念与现实[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8 蒋杰;杨春辉;;透过当前国际武装冲突的现状分析诱发冲突的心理因素及对策[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夏立平;;论21世纪中美印三边关系——用三种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进行分析[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10 陈玉聃;;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继承还是误解?[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新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理论有用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经济所副所长 张海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所所长 赵干城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所副所长 叶青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中心主任 马[F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所副所长 吴莼思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席来旺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张光政;国际关系理论开启新视角[N];人民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沈剑威;拓宽文化视野 发展艺术事业[N];鹤岗日报;2011年

4 Edward Friedman 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霍金讲席政治系教授;Edward Friedman: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共同话语解释地区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纳兰;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要站在基础主义和反基础主义之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叶淑兰 香港浸会大学;从三大国际关系理论看中国的未来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胡言午;构建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王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国际网系理论”:互联网冲击下的国际关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袁正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探索通向中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倪世雄 赵曙光;探索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中国化之路[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欣;中国文化视野中的外国文学——20世纪中国“外国文学史”教材考察[D];复旦大学;2004年

2 蔡洁;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冲突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白云真;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历史变迁:进步及其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孔云;文化视野中的地理教科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张泽;国际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于海洋;帝国主义批判与世界国家的规范性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8 胡宗山;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叶青;伊斯兰教与后冷战时期中东国际关系中的双重认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扬;当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青岛大学;2009年

2 周琳;国际关系中的新马克思主义思潮[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闫爽;现实主义与美国对外政策[D];外交学院;2009年

4 石贤泽;国际关系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崛起[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罗亮;中国崛起与东亚地区秩序的和平转变[D];山东大学;2006年

6 许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与埃及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7年

7 耿超;国际关系视野中的哈贝马斯商谈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栾波;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与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视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施维;地缘文化视域中的中日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孟庆宝;探析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软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95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395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1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