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苏丹南北分立原因探析

发布时间:2019-02-14 21:37
【摘要】:国家治理失败是苏丹南北分立的根本原因。北方穆斯林社会精英们没有及时给英国殖民者留下的国家空壳赋予新的合法性,而按照阿拉伯伊斯兰政治视野建立的国家权力框架缺乏包容性和稳定性。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军(SPLM/A,简称苏人解)领导人约翰·加朗毕生追求的统一世俗民主的新苏丹最终成为了一种空想。美国因素是导致苏丹南北分立的重要外因,其介入苏丹事务受到国内宗教和人权组织的强力推动,但在具体的参与过程中也显露出了各种局限性。分立后的南苏丹则需要及时科学地进行国家制度建设,较好较快地推动独立后的和平与发展。
[Abstract]:The failure of state governance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north-south separation of Sudan. The elites of the Muslim society in the north did not give new legitimacy to the shell of the country left by the British colonists in time, and the framework of state power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view of Arab Islamic politics lacked inclusiveness and stability. John Garang, leader of the Sudan people's Liberation Movement / Army (SPLM/A,), has finally become a dream for a United, secular and democratic Sudan. The American factor is an important external factor leading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of Sudan, and its involvement in Sudanese affairs is strongly promoted by domestic religious and human rights organizations, but it also shows various limitations in the concret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peace and development after independence, South Sudan needs to build its national system scientifically and timely.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YJC770059)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0&ZD115)
【分类号】:K4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庄礼伟;后冷战时代的失败国家课题[J];东南亚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甘均先;;国家失败与失败国家——关于“失败国家”现象的一些批判性思考[J];国际论坛;2007年05期

2 王彤;从反埃到反英的马赫迪起义[J];世界历史;1983年05期

3 王彤;论苏丹南方问题的成因[J];世界历史;1993年06期

4 李文俊;谢立忱;;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曹升生;;失败国家理论粉饰美国建立非洲司令部[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荣炜;;反恐背景下对自卫权行使对象的探讨[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赵淑慧;略论十九世纪苏丹马赫迪国家的性质和特点[J];西亚非洲;1985年03期

8 夏新华;论埃及混合法庭的历史地位[J];西亚非洲;2004年02期

9 丁隆;;索马里冲突的根源与解决途径探析[J];西亚非洲;2007年03期

10 杨廷智;;索马里民族国家重构的困境与出路[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夏新华;张怀印;;论埃及混合法院[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韩晓东;中国与苏丹石油合作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吴雪;冷战后美国应对“国家失败”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紫娟;苏丹南方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2 竞焕森;论艾登当政时期的内外困局[D];河南大学;2007年

3 刘春胜;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政治风险及对策分析[D];暨南大学;2007年

4 李雯;论反恐时代的国家自卫权[D];复旦大学;2008年

5 许蓓蕾;从“失败国家”到“保护的责任”:国际干预对主权规范的挑战[D];复旦大学;2009年

6 翟杰;英国对南苏丹殖民政策研究(1839-1955)[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程萍;主权观念的缘起、变化及其遭遇的挑战[D];暨南大学;2012年

8 周军;苏丹独立以来达尔富尔土地问题演变及其当代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勇;;国家治理视野中的核心价值:基于文化资本的考察[J];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鲁子问;;国家治理视野的语言政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06期

3 朱陆民;聂会翔;;苏加诺时期中国印度尼西亚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4 宋晓芹;李莉;;试论1949~1959年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04期

5 石荣慧;;苏联解体的美国因素[J];传承;2010年06期

6 杨中强;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任勇;;现代国家治理中的文化整合——基于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考察[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8 付春;;软治理:国家治理中的文化功能[J];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03期

9 席红梅;;浅论荀子的礼本法末思想[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8期

10 王少林;;姜子牙文化浅谈[J];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剑涛;;国家治理的简约主义[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2 徐湘林;;转型中国的结构性稳定与体制变革——以国家治理为视角[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协商民主与社会和谐”政治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樊鹏;;社会结构与社会意识对国家治理的影响——以中国国家强制职能的发展为视角[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湘林;;中国的转型危机与国家治理:历史比较的视角[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5 刘宇春;景维民;;中国转型期的投资效率与所有制结构:国家治理的视角[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竹俊;;中国与周边经济合作中的美国因素[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全国高校“庆祝建国40周年暨第四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纪要[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8 李悦;;国家治理体系中执政党合法性探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于宏源;;东南亚反恐合作的美国因素及其对地区态势的影响[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10 陈兆华;;当前东南亚民族分裂背后的美国因素[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岳娟红;国家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督查组莅临我市[N];太原日报;2009年

2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 邹至庄;巴中关系的美国因素[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唐宝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东动荡背后的美国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王]N生;2010年:东亚形势和美国因素[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翁浩;影响中亚文化安全的美国因素[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记者 沈念;10条河流争取纳入国家治理计划[N];岳阳晚报;2011年

7 任远;将文化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的重要机制[N];学习时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磊;“美国因素”再成商品市场焦点[N];期货日报;2008年

9 金燕;投资拉美无法回避美国因素[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曹囡;“美国因素”重新显现 亚洲股市全面回调[N];中国经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侯德贤;冷战后亚太地区中日关系与美国因素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友孙;波兰社会主义演变中的美国因素[D];外交学院;2004年

5 马方方;新时期中国经济民主进程中的美国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7 涂小雨;转型期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8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任哓春;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子盛;中东动荡中的美国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杨华文;试论战后法苏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关艳红;中国石油安全中的美国因素[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韩春霞;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莉;1949—1959年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D];山西大学;2004年

6 张国军;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7 苏靖;关于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雷洋;“疆独”集团发展中的美国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杜琳;新中国成立初期援越抗法中的美国因素(1949-1954年)[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莹;韩日独岛(竹岛)之争中的美国因素[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22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22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2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