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时期美国苏联学与政府决策的关系
[Abstract]:......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基金】:吉林大学“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项目”(20121020)
【分类号】:K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林;;美国文化霸权建立轨迹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卢嘉毅;;浅析冷战时代科幻电影的文化意涵[J];今传媒;2011年04期
3 闫文虎;;对冷战时期西方非政府组织在苏联东欧地区活动的历史考察——从非政府组织角度兼论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的原因[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03期
4 王艳芬;;论冷战初期美国对尼泊尔的援助计划——“罗斯计划”[J];安徽史学;2007年04期
5 曲杨;;当代弗兰肯斯坦——解析美国冷战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家形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麦克尔·贝思洛斯;何妍;;评《冷战:一部新历史》[J];冷战国际史研究;2007年00期
7 韩多妮;LACMA;;Los Angeles 冷战时期的两德艺术文化[J];明日风尚;2009年03期
8 谢丽;;冷战时期朝韩统一政策的比较研究[J];才智;2010年31期
9 高志平;;冷战时期不结盟运动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立场述论[J];社科纵横;2010年12期
10 邱斌;;苏美冷战期间的国际军控制度建设[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少聪;王晓静;;美国亚裔族群的形成与发展[A];中国世界民族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马晶;权红;;冷战时期的中朝关系[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3 谭荣邦;;冷战时期西欧共产党的兴衰及启示[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4 朱鸿博;;在亲美独裁者与自由理想之间:冷战时期美国拉美外交政策的悖论(简略稿)[A];"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Eric Schickler;;政治极化时期的美国政治(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6 韦玉华;;新世纪世界“天下为公”的趋势[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郝悦;乔立雄;杨凤江;李小丽;李晓春;;三级战备状态下反恐演练对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周均;;从“三横”到“一条”: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目标[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9 刘英;;冷战起源时期的苏联之朝鲜政策研究——俄罗斯及中亚朝鲜学研究分析[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巨克毅;;宗教冲突与世界和平——美国9·11事件后宗教与暴力关系之省思[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永胜 南京大学哲学系;“零伤亡”美国政治不可承受之轻[N];南方周末;2003年
2 特派记者 熊敏;美国国务次卿:愿助中国投资者规避美国政治阻力[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美国所 张立平;“新帝国论”在美国政治外交中的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李劲民;美国“茶党运动”及其背后的智库[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5 陈昕晔;大选挑战美国政治制度[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6 薛涌;“上帝”左右的美国政治[N];南方周末;2004年
7 楚材;美国政治制度的基因图谱[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杨子岩;工会权引发示威 美国7万人上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9·11后美国政治的变与不变[N];中国财经报;2002年
10 美国特约撰稿人 马曳;希拉里的失败与伟大[N];东方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韬;美国的慈善基金会与美国政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崔建立;冷战时期富布莱特项目与美国文化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芝平;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在北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鸿;美国研究型大学从事军事技术研究的历史考察(1945-1970)[D];复旦大学;2009年
6 谢华;冷战时期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外交研究(1947-1969)[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辉;宗教对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昊;冷战时期美国对印度援助政策研究(1947-1971)[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威;1971年南亚危机与美巴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毅达;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云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阿古拉;双重冷战时期的蒙古扩军[D];内蒙古大学;2013年
2 徐其森;当代美国政治极化新发展研究[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4年
3 曹叶秋;《公众的怒火》对美国政治的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真;从“电视总统”到“互联网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于翠;冷战时期美苏的人权较量[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何汶桃;《剪不断理还乱:宗教与美国政治》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戴惠;多米诺信念和冷战时期美国的对外干涉[D];南京大学;2013年
8 邢红梅;政治行动委员会(PACs)及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雪梅;浅析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D];外交学院;2003年
10 刘辉;浅析美国霸权主义的成因及其具体表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2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46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