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论美国的华人犯罪问题

发布时间:2019-09-24 11:53
【摘要】:从第一批华人踏上美利坚这片新大陆开始已经有150多年历史了,华人从伊始的被排挤被歧视到后来被美国社会普遍誉之为“模范少数民族”,其中离不开广大华人的不懈努力,华人取得的成果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内对华人如何融入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和华人如何参与美国政治生活的研究颇多,却对华人的负面消息譬如华人的犯罪问题却很少涉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华人本身的犯罪率相比较美国的其他种族来说偏低,另一方面可能觉得这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所以国内关于华人犯罪问题的研究处于浅尝辄止的程度,从历史学的角度来探讨华人犯罪更是少之又少。有鉴于此,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美国华人犯罪的问题,究其根源来分析美国华人犯罪的成因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关于华人犯罪的相关研究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主要是分析了华人犯罪的原因,从中美文化冲突的角度、美国社会对华人的种族歧视和不公正的待遇的角度、美国华人的经济因素等角度来阐释美国华人之所以犯罪的客观原因所在,另一方面也从自身的因素来分析华人犯罪也有主观上的原因,从而找到美国华人犯罪的主客观因素所在。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华人犯罪的基本形式和手段,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小部分,二战前美国华人数量很少所以华人的犯罪没有引起美国社会的重视,二战后特别是新的移民法案颁布之后美国华人数量急剧增多,华人的犯罪集团数量也随之增多,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犯罪手法,广泛的参与到全球贩毒、人口走私等犯罪行为,华人的犯罪走向了有组织犯罪。 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华人犯罪的特征,从次文化理论的角度来探究华人帮会和秘密社会存在的历史根源,并对华人犯罪的低龄化、智能化犯罪等特征进行了梳理分析,力图通过对华人犯罪特征的分析来追溯华人犯罪的基本脉络和原因所在。 第五部分的重点是从华人犯罪的危害性和美国政府的对策两个方面来阐释的,华人犯罪的危害性毋庸赘言,不仅损害了广大华人的利益,也造成了美国社会对华人整体的排斥和偏见,分析了美国华人犯罪其实并不如美国媒体和政府宣传的那样可怕,是被刻意“放大”了的结果所造成的。 文章的结语主要讲述了华人作为美国社会的一部分,他们的问题也是美国的问题,华人要争取自己合法的权益,要在美国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虽然这意味着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相信华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聪明才智,一定会在美国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机遇。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秀容;西部大开发引进海外华人华侨“资源”的思考[J];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04期

2 田志馥;;东南亚华人华侨与华文学校互动探微[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郑永福;;“中国根 山东家”——韩国釜山华侨华人生活闻见录[J];寻根;2007年02期

4 吴克明;;华人之光 赤子之情[J];人才开发;2007年07期

5 ;封面人物简介[J];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23期

6 陈琪;;相约世博 超越梦想——“世界华人世博美术大展”汇聚海内外华人艺术作品[J];美术;2010年07期

7 林小;;全球时尚的华人面孔[J];中国纺织;2011年03期

8 王继林;张雁和她的加拿大《环球华报》[J];华人时刊;2002年10期

9 任鸿恩;天津市召开犯罪问题综合治理研讨会[J];道德与文明;1984年04期

10 王付兵;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华侨对福清的捐赠及其作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化东;;农民工犯罪问题再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坤;;农民工犯罪问题浅探[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少英;;我国社会分层背景下的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董士昙;;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5 程飞;;农民工犯罪问题的探究与思考[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唐绍明;马艳春;;社会发展新阶段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赵宝成;;犯罪问题是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关于犯罪及其控制的政治经济学思考[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8 谢晖;;对我国加入WTO后犯罪问题的前瞻[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9 岳平;;犯罪学层面上的反思——黑社会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赵继刚;;农民工犯罪问题浅探[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吴云;欧洲温州华人华侨联合会成立[N];人民日报;2003年

2 记者 傅一览;欧洲华人华侨热烈祝贺西湖申遗成功[N];杭州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赵伟 实习生 游富廷 通讯员 龙敏;近乡情更切 相逢心欢喜[N];中山日报;2008年

4 记者 陈利;杨多良会见英国侨领代表团[N];安徽日报;2009年

5 郭光明 江计昌;新兴邀华人华侨品六祖佛荔[N];中国旅游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罗鸣灶;市领导会见欧洲论坛报客人[N];三明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何腾江;吸引“新生代”华人华侨回乡游览[N];中山日报;2010年

8 记者 何腾江 梁东麒 通讯员 蔡耀锦;300名华人华侨回乡品变化[N];中山日报;2010年

9 记者刘复;车荣福会见欧洲华人华侨妇女联合总会代表团[N];南宁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忠;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关注支持闽北发展[N];闽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洋;秦汉豪强地主犯罪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余彬;主权和移民:从“旧约”到“新约”[D];暨南大学;2009年

3 陈迎雪;隔离、融合与多元——美国华人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4 李季;少年违法犯罪与少年司法体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叶明阳;国际劳务流动视角下台湾外籍劳工问题之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刘艳萍;美国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胡昊昕;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海;论美国的华人犯罪问题[D];西南大学;2011年

2 王晓燕;信用卡相关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然;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的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方芳;国际反洗钱犯罪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5 林瑞来;厦门市外来工未成年子女的犯罪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6 顾斌;铁路运输中若干犯罪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陈立;破产程序中的犯罪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岳峰婷;矿难背后的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张建华;当前湘西地区犯罪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汤琼;中俄失业人员犯罪之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40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40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