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革命时期关于代表制的分歧与争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剑鸣;;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J];史学集刊;2011年06期
2 李剑鸣;;“山重水覆”抑或“柳暗花明”——记费城的一次美国革命史研讨会[J];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剑鸣;;戈登·伍德与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李剑鸣;;“山重水覆”抑或“柳暗花明”——记费城的一次美国革命史研讨会[J];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10期
3 李剑鸣;;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J];史学集刊;2013年06期
4 张晓梅;;美国建国初期妇女在印刷文化中的参与及其意义[J];史学集刊;2014年01期
5 刘怀光;刘昕;;近代以来价值话语的重构历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6 聂静港;;论共和主义公民的伦理美德[J];齐鲁学刊;2014年04期
7 白刚;李德炎;;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从阿伦特到马克思[J];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8 聂静港;;论共和主义公民的美德[J];唐都学刊;2014年04期
9 夏金莱;;论行政决策公开——从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视角[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梅莹;开国先辈的共和观及其对美国早期内政外交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2年
2 赵佃强;新世纪抗战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3 粟孟林;中国知识界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与迎拒(1840-1919)[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袁立国;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李平;社会革命合法性之辩[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刘国栋;批判与建构:卢梭的个人和公共空间关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颖;公共领域的三重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剑鸣;;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J];史学集刊;2011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萌;;“罗得岛问题”与美国的代表制民主[J];史学月刊;2011年11期
2 黄小钫;;强制委托代表制与独立自主代表制——试析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代表制理念之争[J];浙江学刊;2010年05期
3 黄小钫;;实质代表制与实际代表制——美国制宪时期的代表理念之争[J];浙江学刊;2009年01期
4 孙宏云;;“职业代表制”与民国政治史述论——以中国国民党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J·哈特立,胡正荣;超越界限[J];世界电影;1997年05期
6 袁兆霆;;试论美国代表民主制的内涵与历史意义[J];沧桑;2008年05期
7 曹维安;谢慧芳;;论俄国缙绅会议[J];世界历史;2010年05期
8 孙宏云;;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职业代表制[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魏文享;;职业团体与职业代表制下的“民意”建构——以1931年国民会议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11年03期
10 杰克·古迪;陆象淦;;民主、价值与代表方式[J];第欧根尼;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方卿;;人民代表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政治设计[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裴其娟邋实习生 闫雨涵;家庭文明代表制市内5区推广[N];郑州日报;2008年
2 李丽静;郑州市全面推广“家庭文明代表制”[N];中国社会报;2008年
3 山西省临汾市科协主席、党组书记 王增礼;法人代表制: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理性选择[N];科学导报;2005年
4 孙津 北京师范大学;代表制与代议制存在本质区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张卫华 通讯员 叶珍君 姜明 刘小军;村民代表制 确保农户权益[N];湖北日报;2014年
6 记者 裴其娟邋实习生 闫雨涵;我市将全面推广家庭文明代表制[N];郑州日报;2008年
7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李新挪;家庭法人代表制是农村改革的制度创新[N];中国贸易报;2009年
8 蒋艳萍;草铺街道“群众代表制”畅通民意渠道[N];昆明日报;2013年
9 兰办征;选好群众代表 交好农民朋友[N];六盘水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毛竹 本报通讯员 张鸿博 赵雪林 史简 战永超;销售代表制在浙江[N];中国石油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静;关于我国实行专职代表制的探索与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2 陈益林;我国人大代表实行专职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王毓莹;法定唯一代表制之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韩莉;哈贝马斯论封建的代表制公共领域[D];山东大学;2012年
5 陈家琪;论香港立法会功能组别制度的完善[D];广东商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5551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55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