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期欧洲政治思想转型与中国元素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德福;国内学术界对15—18世纪西欧贵族的研究述评(1979—2001)[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2 刘晴辉;;对人民陪审制运行过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孙光妍;;中国传统法之和谐价值考察[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5 陈延庆;庄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6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7 薄燕娜;;公司立法理念的选择——以中西法律传统比较为视角[J];比较法研究;2006年03期
8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9 郭怀亮;政府干预经济思想的逻辑起点——兼与徐广军先生商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李海平;人性与法治——中国法治道路的构建[J];长白学刊;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黄力之;;论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的世俗性与超验性[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卞利;;作为村规民约的明清徽州族规家法初探[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向东;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3 黄颂;自然法观念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刘晖;从单柄眼镜到戒尺——论圣伯夫的批评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陈义海;对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碰撞的文化思考[D];苏州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圣英;传教士李明和他的著作《中国现势新志》[D];外交学院;2001年
2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3 刘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4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张院成;论主权与人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陈新坤;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文化特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黄德金;评价主体的历程[D];郑州大学;2002年
9 吕燕;文学虚构理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10 赵殿红;“康熙历狱”中被拘押传教士在广州的活动:1662-1671[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55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5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