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玛亚王朝在中亚的总督统治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涛;康居与康国关系考——兼谈昭武诸国的起源[J];敦煌研究;2003年03期
2 常玢;伊斯兰教在中亚的传播与发展[J];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01期
3 常玢;苏联解体前后的中亚国家伊斯兰教状况[J];东欧中亚研究;2001年05期
4 王宪昭;我国北方民族神话图腾的交融与演变探微[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苏北海;;唐代四镇、伊西节度使考[J];西北史地;1996年02期
6 朱新光;武斌;张深远;;冷战后中亚威权主义政治新探[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7 梁旺兵;阿拉伯(大食)征服中亚的历史阶段探析[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刘有安;;乌兹别克人的迁徙及其社会文化变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赵永伦;;论萨法尔王朝与阿拔斯王朝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1期
10 张文德;论帖木儿对丝绸之路的经营及其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乌恩;;论北方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大系中的地位及其影响[A];中国·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庆宪;;冒顿单于统一诸引弓之民[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白建灵;;论回族民族意识的自觉[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冯继钦;;谈谈西辽钱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玢;论影响中亚稳定的两大因素:伊斯兰教与大国争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张来仪;帕米尔宗教文化初探[D];暨南大学;2005年
3 张雪峰;伊斯兰的“吉哈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李瑞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陆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D];四川大学;2007年
5 毕昆鹏;阿拉伯文化复兴的旗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周放;阿拉伯科学与翻译运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焦一强;吉尔吉斯斯坦政治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洪勇明;回纥汗国古突厥文碑铭语言和历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9 吴彦;沙特阿拉伯王国宗教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10 邹薇;尼基塔斯·侯尼亚迪斯《记事》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雅黎;帖木儿朝若干问题辨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红卫;南北朝时期中西陆路贸易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苏立公;论中亚石器时代文化[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大宇;十九世纪时期俄国对中亚三汗国的征服[D];吉林大学;2005年
5 尹磊;阿拉伯征服后布哈拉的文化转型之研究(8—10世纪)[D];新疆大学;2007年
6 罗万艳;论帖木儿帝国与钦察汗国的关系[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如梅;塞尔柱帝国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吴耀;论贵霜国王宗教信仰的变化及其原因[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建华;关于斯基泰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举;塔吉克斯坦内战分析[D];兰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运明;试论查理帝国瓦解的原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何洋;;论阿拉伯帝国成功崛起的原因[J];民族论坛;2008年02期
3 张汉伟;;阿拉伯帝国对文化的重视与提倡[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6期
4 赵亮;;古太白“征服喀什”与“遣使中国”考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张燕军;;世界政治中的伊斯兰国际秩序[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年01期
6 袁德忠;;试论阿拉伯帝国的商业[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艾燕;中国和叙利亚的历史关系[J];阿拉伯世界;1984年02期
8 李荣建;王鹏;;浅析阿拉伯帝国未能产生重商主义的原因[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6期
9 胡耀辉;;论倭玛亚王朝时期的土地制度[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张来仪;《阿拉伯帝国的兴衰》有特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仪扬;;十五世纪吕宋总督许柴佬及其祖籍地初探[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乔明顺;;试论西属拉丁美洲的殖民制度及其与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制度的区别[A];河北省历史学会一九八○年年会论文选[C];1980年
3 余定邦;;1824—1885年的中缅交往[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4 边文锋;;英国与晚清中日琉球交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张玫;;探析库尔德人问题[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荷兰历史[N];国际商报;2000年
2 白丹;党派相争 新闻得利[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滕红岩;巴勒斯坦居民的历史变迁[N];光明日报;2005年
4 金海;殖民地时期的美国[N];中国民族报;2007年
5 张柏联;让文物远离战火[N];中国旅游报;2003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波;埃及艳后墓穴或许解开千古谜团[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刘新成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文明的冲突”与和谐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邹惠艳 傅光明;英国议会是怎样取得财政控制权的[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马渝燕;中亚的希腊文化遗存与伊斯兰教[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王立新;耶路撒冷3000年[N];天津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韩忡;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陈可风;罗马共和时期的国家制度[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学彦;乌尔第三王朝舒勒吉王的贡牲中心总管育肥师那萨的档案重建(包括匿名文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辉;论罗马治下埃及的总督[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潘玉英;论7-8世纪阿拉伯与拜占庭对地中海霸权的争夺及其时代意义[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向丽丽;哈扎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4 官君策;浅述罗马帝国后期戴克里先行省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典超;奥古斯都时期行省政策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姜国玲;亚述名年官表人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7 谢胜杰;乌尔第三王朝贡牲中心牛圈管理官员恩里拉的档案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霍金渊;加拿大1837年起义与责任政府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元;古代贝都因人与古代蒙古族社会生活风尚之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崔艳红;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69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6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