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共产国际建立以来,作为国际共运的领导者,苏(俄)共对共产党国际联合组织——共产国际和共产党情报局的态度在不断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都反映了苏联领导人在对外政策上的深刻考虑。出于与西方大国进行合作的需要,二战后期,苏联领导人作出了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战后,在苏联的大国合作战略面临挑战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重又建立起了具有协调职能的统一的国际共运中心——共产党情报局,尽管它的成员只限于欧洲个别国家的共产党,但它们都在苏联战后的安全战略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苏联领导人积极利用共产党情报局为自己的对外政策服务,并在1950—1951年进行了扩大情报局职能和建立东方情报局的尝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国际局势的新变化,苏联领导人最终放弃了这些尝试。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苏联的对欧政策面临挫折、两大阵营对抗加剧的情况下,苏联领导人重又进行了建立国际共运中心的尝试—企图以建立四个区域性的共产党联合组织来取代共产党情报局,并为此付诸了重大的努力。但最终苏联领导人的这一目的也没有达到。 尽管共产党情报局存在的时间不长,并且在1950-1951年苏联领导人扩大其职能的尝试失败之后,它实际上就已经开始陷于衰落。但是,共产党情报局存在的时期正值苏联对外政策发生急剧转变的时期,也是冷战爆发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共产党情报局的成立以及苏联领导人两大阵营理论的提出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苏联领导人通过共产党情报局开展的反对南斯拉夫的运动及其对共产党情报局成员的整肃加速了苏联和东欧集团的形成。共产党情报局发起的和平运动及其机关报对和平运动进行的大规模的宣传不能不对当时人们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共产党情报局的解散对苏共与东欧各国共产党关系的发展、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总之,共产党情报局在冷战的起源和发展进程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关于共产党情报局的研究一直是国际学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档案材料的限制,学者们对共产党情报局的研究都是非常有限的,甚至陷入了一些误区。冷战结束以来,随着相关档案材料、特别是俄国档案材料的解密,学者们对共产党情报局展开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并相继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关于共产党情报局的建立、共产党情报局组织机构和编辑部的建立、1950—1951年苏联领导人扩大情报局职能的尝试以及关于情报局第二次、第三次会议进行的研究,这些新的研究成果揭开了长期以来共产党情报局的神秘面纱,并逐步廓清了人们以往对共产党情报局的一些错误认识。但是,关于共产党情报局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共产党情报局与和平运动问题、苏联领导人建立东方情报局的尝试问题、以及共产党情报局的解散等问题尚未出现专门的研究成果。 本文利用最新解密的档案材料,在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弥补在共产党情报局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空白,并试图通过对共产党情报局在其整个历史时期从事的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来考察这一时期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考察冷战的起源和发展。并对这一时期相关的国际共运问题、苏共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5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东;;伍修权因祸得福[J];文史参考;2011年1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苏联发展道路的影响[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李义彬;;南京政府的联苏制日方针[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赵璐 河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前苏联在东西方缓和问题上的动机分析[N];团结报;2011年
2 时殷弘;重视和善于从事当代史研究[N];光明日报;2001年
3 冯绍雷;解读南斯拉夫[N];解放日报;2000年
4 蒲国良;厚重的别史[N];学习时报;2003年
5 复旦大学 浦兴祖;郑重建议按原文出版领袖著作[N];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金雁;中欧的价值[N];东方早报;2010年
7 受访人 沈志华 采访人 王洪波;中苏同盟破裂的深层原因[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崔海智;共产党情报局:冷战与苏联对外政策的转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卓;冷战两大阵营对抗的形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绪生;斯大林国际政治理论与外交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微;20世纪40-50年代两次苏南冲突之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艳绮;试论苏南冲突的界标-1948年苏南保三党莫斯科会议[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
本文编号:
2582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82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