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1940-1970年美国西部及北部地区的黑人郊区化

发布时间:2020-02-26 03:14
【摘要】: 1970年以后,美国黑人大规模地迁往郊区,郊区黑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心城市黑人的增长速度,甚至可以和二战后的白人郊区化相媲美。这一现象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好多学者都认为20世纪70年代是研究黑人郊区化的“基准”年代。但是黑人郊区化贯穿于整个20世纪,美国西部、北部地区的黑人郊区化现象和黑人的大迁徙同步发生。虽然由于种种原因,1970年前的黑人郊区化不为人瞩目,但毕竟也以稳定的态势不断加速发展着,尤其是二战以后。因此本文主要对1940—1970年美国西部及北部地区的黑人郊区化现象作了研究,梳理了1970年前黑人郊区化的历史,系统分析了1940—1970年黑人郊区化的背景、特征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 序言部分阐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介绍了黑人郊区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的归纳。 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1940—1970年美国西部及北部黑人郊区化的背景,从黑人城市化、白人郊区化、中心城市问题的加剧三方面入手,系统探讨了黑人郊区化的背景,指出黑人郊区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1940—1970年美国西部及北部地区黑人郊区化的概况,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说明这一时期黑人郊区化以比较稳定的态势不断发展着,虽然在此期间,郊区黑人占郊区总人口的比例仅从1940年的4.05%增加到1970年的4.8%,但郊区黑人的数量毕竟也开始迅速增加;第三部分探讨了黑人郊区化的类型及形成因素,分成原有黑人郊区及外溢郊区、中产阶级的黑人郊区两个层面,来论述其特征和形成因素;第四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黑人郊区化的影响,一是黑人郊区化促进黑人群体的阶级分化,二是黑人郊区化加剧黑人与白人社会的冲突与融合,指出应辩证地看待黑人郊区化现象的影响。 结语部分指出黑人郊区化是黑人追求自由和平等,实现其美好梦想的一种途径,是黑人自身、社会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至今黑人的梦想还远远没有实现,有待黑人的继续奋斗以及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群郎,韩宇;美国现代城市的郊区化及其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胡锦山;美国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02期

3 胡锦山;20世纪美国城市黑人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7年05期

4 姬虹;种族主义阴影下的美国黑人现状[J];国际观察;2002年02期

5 王旭;拓宽美国城市史研究的成功尝试——评《都市化时代》[J];世界历史;2003年04期

6 谢国荣;二战对美国民权运动的影响[J];世界历史;2005年03期

7 梁茂信;当代美国的人口流动及其区域性影响[J];世界历史;1998年06期

8 陈天社;试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9 闫文婷;;基于种族歧视看美国黑人的人权现状[J];科技信息;2008年28期

10 梁茂信;当代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的困境[J];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梁瑞红;战后美国城市公立学校中种族合校的困境[D];厦门大学;2002年

2 张燕君;第二次大迁徒后美国黑人家庭状况、成因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红彦;20世纪70年代美国底层阶级的形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时乐红;美国黑人郊区化及其对隔都区的影响(1970-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瑜;1970年以来美国郊区人口结构的异质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昊;美国住房贷款中的红线制度和社区再投资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石光宇;20世纪美国黑人郊区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82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82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