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中下层丧偶妇女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3:57
【摘要】: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经济、政治和社会重大发展变革期,是英国最辉煌的时代之一。随着英国发展进程的推进,由意外死亡和非意外死亡男性留下来的遗孀构成一个庞大的特殊弱势群体,亟需社会的帮助和救济。然而由于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长期浸润,以及中产阶级丧偶妇女群体心理特殊性等原因,政府对丧偶妇女群体的干预和救助极其有限,下院出台的法案主要是针对特定职业和特殊工种,如军人遗孀,该救助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单一性。政府小范围的救助明显无法满足群体需要,民间力量作为该群体救助的主体,凭借灵活多样、针对性强的救助方式弥补了政府救助的不足。本文以维多利亚时代的丧偶妇女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于当时社会大背景下进行综合考察,以此管窥当时英国社会丧偶妇女群体的整体状况。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通过对丧偶妇女家庭关系、遗产与负债、就业情况、再婚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考察,展示丧偶妇女在失去丈夫后,独自生活抚养子女过程中所处的两难困境。首先,丧偶妇女的家庭关系中,正负面家庭关系并存,亲戚对她们的帮助建立在不影响自己舒适稳定的生活这一前提下,这种帮助带有条件和限制,一部分女性从中受益。其次,遗产与负债方面,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考察她们在遗产继承方面遇到的阻碍,以及债务方面的重担,进而表明这一时期丧偶妇女遗产继承的曲折性。再次,就业方面,通过对传统职业和新兴职业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和对格拉斯哥地区丧偶妇女就业人数及行业的考察。可知,尽管与未婚女性相比,她们相对处于劣势。然而,在维多利亚经济上行期中,她们的就业人数和所在行业一直在改善,只不过这个过程比较缓慢。最后,再婚问题上,婚姻的功利吸引减少、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子女的反对,加上这一时期再婚人数减少,通过再婚抱团取暖的方式不再是大多数人的最佳选择。第二章主要研究政府主导下的救助活动。政府救助具有强制性、单一性、固定性,是一种由官方主导的、有制度可循的、自上而下的救助活动,主要措施包括军人遗孀抚恤金、格林威治医院基金、国家年金。这些措施使得一部分丧偶妇女从中受益,然而却不能覆盖全部有需求的人。与民间力量相比,政府救助处于非主体地位的原因,基于:第一,长期受到自由主义思想的浸润,对该群体的贫困问题认识不足。第二,中产阶级女性特有的群体意识,对隐私和自尊她们有着天然的警觉和敏锐。第三,济贫观念落后于当时国情。第三章主要研究民间救助活动,包括世俗和宗教两方面。与政府救助相比,民间救助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广泛性,是由社会成员自发自愿组织的,其形式和对象没有严格的界定,完全由成员自行决定。世俗方面,这一时期涌现的个人和民间组织救助确实分担了她们的压力,使她们得以度过难关。民间慈善组织充分发挥各类民间团体的力量,给丧偶妇女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救助项目。民众自发救助形式灵活、针对性强、易于操作,可以满足丧偶妇女个体的特定需求。生活安置基金不仅提供一次性补助,而且为她们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房屋租赁、工作机会等。慈善组织社虽然不提供直接救助,但是作为一个第三方调查机构,它最大程度的整合了英国境内的慈善资源,为施救者和被救者提供了沟通的途径,并且它的调查方法为现代社会工作提供了实践经验。教会方面,受《圣经》教义影响,教会救助一直走在社会救助的前列,这一时期福音派运动,教会收容院和宗教慈善机构也十分关注丧偶妇女群体的生存问题。福音派侧重于精神救助和物质救助相结合,在救助的同时,宣扬上帝的慈爱和基督的大能,以鼓励她们重整旗鼓,走出困境。收容院提供基本住房和饮食保障,为贫困者提供栖息地。乔姆利慈善机构提供单笔拨款和养老金。总体而言,民间救助在救助体系中发挥主要作用,更能满足丧偶妇女群体的多样化诉求。第四章考察以上救助体系产生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可以肯定,政府与民间这两个主体所开展的救助活动都起到了相应的作用,缓解了丧偶妇女群体所处的困境,改善了这一群体的经济社会状况,为英国社会救助体系和福利国家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构建了现代西方福利制度的雏形。然而由于中产阶级特有的阶层属性和群体心理特征,这一时期的慈善救助未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慈善救助前对丧偶妇女群体个体家庭状况、经济状况的调查,侵犯了个人隐私,而在调查过程中也存在着熟人关系、不正当投票等行为,这些也引起了这一群体的抵触,影响了救济的效果。结语部分是对前面四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总结。针对丧偶妇女群体救助,本该作为救助主体的政府让位给民间力量,民间力量扛起救助的重任,成为这一时期丧偶妇女群体救助的中流砥柱。由此可知,关于这一问题,十九世纪英国政府与民间力量的职能与作用发生错位,呈现政府力量弱、民间力量强的局面。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3.68;K5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娟 ,张赛飞 ,林松乐;妇女群体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的研究及对策[J];浙江社会科学;1991年05期

2 夏双喜;;试论改革中女职工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J];社会科学探索;1989年06期

3 梁良;;上海弱势妇女群体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3年01期

4 叶周芳;;工会积极关注弱势妇女群体[J];兵团工运;2010年10期

5 黄新宪;进步知识妇女群体的崛起与近代社会的变革[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年06期

6 陈宏亮;卞玲;;外来务工流动妇女群体生存现状及其治理——以苏南地区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年12期

7 杨云革;;城市妇女社区参与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7年05期

8 梁旭;覃彩艳;陈凤肖;谭兰芬;柳智豪;陈坚;;桂西南某市城区不同档次性服务妇女群体的行为调查[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5年03期

9 夏文芳;;妇女权益保护工作的方法与实践发展研究[J];明日风尚;2017年24期

10 蔡立,郭晓霞;要重视提高妇女群体意识[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提问与讨论[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2 沈辉;;老龄化与妇女[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3 史芹芬;;农村妇女价值取向前瞻[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4 王行娟;;妇女热线与妇女心理健康[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土地确权改革,,强调保护特殊妇女群体利益[N];中国妇女报;2018年

2 丁宇;农村普惠金融为妇女群体赋能的思考[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9年

3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 李英桃;在不断变化的劳动世界中推动妇女经济赋权[N];中国妇女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张诗若;妇女群体的作用不容忽视[N];四川政协报;2017年

5 记者 刘小洪 通讯员 邓校;肇庆市纪念“三八”妇女节[N];西江日报;2017年

6 市妇联副主席 夏菁;保护弱势妇女群体权益思考与对策[N];黄冈日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苏建军;河南妇联“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走近困难妇女群体[N];中国妇女报;2012年

8 中国妇女报社社长组委会主任 黄理彪;经济女性的盛会 妇女群体的盛事[N];中国妇女报;2007年

9 记者 陈静莹;关注妇女群体特殊利益需求[N];汕头日报;2006年

10 文文;特别需要关注的老年妇女群体[N];中国煤炭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飞;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中下层丧偶妇女群体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2 李宁生;上海城市弱势妇女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唐剑;上海城市弱势妇女群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运兰;深圳市妇女非政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5 凌慧;1947年以来印度妇女教育政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6 贺佳;上海民间妇女组织作用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崔兰兰;挣脱“禁锢”的妇女[D];安徽大学;2016年

8 丁芳;新时期妇联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D];山东大学;2012年

9 李仕强;妇联组织社会功能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10 彭迪;妇联组织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81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5881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