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高句丽“南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22:39
【摘要】:高句丽(公元前37年-668年)是汉唐时期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重要民族政权,国祚七世纪有余。高句丽政权诞生于浑江流域,发展于鸭绿江流域,辉煌壮大于大同江流域,其政权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壮大历程。在全面搜集高句丽扩张和发展的文献及考古资料基础上,借助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将高句丽的发展态势整体归纳为“南进”。论文对高句丽“南进”所涉及的史实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进而勾勒出前后七个世纪有余的高句丽“南进”历程及所涉及的历史脉络。依据本文的探讨内容和体例结构,文章共分为七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界关于高句丽“南进”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并对研究内容及整体思路做以概括,归纳了研究重点、研究难点,另外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第一章为高句丽“南进”建国及首次迁都。公元前37年至公元一世纪初,高句丽建立了政权并首次迁都。这一章分析了高句丽“南进”建国历程,从方位上确定了“南进”建国的起点、终点以及具体的分阶段行进路线。另外针对高句丽首次迁都事件,剖析了高句丽的东南迁都心态。高句丽建国及迁都的“南进”选择,体现的是被动应对与主动选择的结合。结合高句丽统治阶层沸流、温祚南下建立百济政权,以及陕父去之南韩事件类比分析,高句丽“南进”发展有着一定的必然性。第二章为高句丽外延扩张中的“南进”。公元一世纪中叶至二世纪末期为高句丽外延扩张时期。这一时期,高句丽对于国家发展战略并无明确的认知,呈向四至发展的模式,这其中包含“南进”发展。高句丽向北稳固夫余政权,向东南部征讨秽貊诸部继而“南进”岭东之地,又“西进”向辽东地区掳掠。高句丽的外延扩张呈分阶段进行,从而使其对四至情况有所认知,亦是确立“南进”发展战略的探索。第三章为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公元二世纪末期至四世纪中后期,为高句丽对国家发展战略确立的时期,这一阶段高句丽先后确立了“西进”与“南进”战略。高句丽西部前后嬗替存在着强大的势力,对于高句丽“南进”战略的确立至关重要。公孙氏雄张海东的案例是对高句丽确立“西进”战略的启蒙,高句丽意欲“西进”辽东扩张,却遭致曹魏及慕容氏政权的相继征讨,在“西进”受挫并结合国家发展政治诉求下确立了“南进”战略。“西进”与“南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辩证统一体,“西进”是对“南进”发展牵制的同时,亦包含着对“南进”的思考。第四章为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及第二次迁都。公元四世纪中后期至五世纪末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极盛时代。高句丽“南进”朝鲜半岛扩张,遭至百济“北进”抵抗。直至好太王即位后,取得了“南进”的极大胜利,获得了新罗的依附,击败了百济与倭的联盟,并将倭的势力清出朝鲜半岛。至长寿王时期,迁都平壤,巩固了“南进”的成果,并通过向南北朝朝贡构筑了“南进”外交体系,结合以军事征讨,占据了百济的汉江流域,达到了“南进”发展的顶峰阶段。第五章为高句丽“南进”的阻滞及尾声。公元五世纪末期至七世纪中后期,是高句丽“南进”发展的阻滞期。高句丽“南进”发展,遭遇百济与新罗结盟抵制,“南进”发展受到阻滞。进入六世纪以来,高句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内部矛盾激化,西北部军事紧张。至六世纪中叶,百济、新罗联军占据高句丽汉江流域,致使“南进”遭受巨大挫折,高句丽“南进”发展随之陷入僵局。隋、唐建立大一统王朝,确立了新的东北亚格局,而对高句丽的相继征讨使“南进”发展进入尾声阶段。第六章为高句丽“南进”的反思。与高句丽陆地“南进”同时,海洋“南进”亦存在,高句丽海洋“南进”配合以陆地扩张,表现为黄海海域控制范围的不断向南扩大。高句丽“南进”表现为军事的南征以及疆域的南拓,但实质上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目标。军事“南进”的同时亦有思想文化的南传,文化的趋同以及高句丽的“南进”战争是为统一新罗的先期尝试。同时“南进”绵延了高句丽的国祚亦是导致其灭亡的诱因。
【图文】:

示意图,高句丽,示意图,新宾县


并且与高句丽历史息息相关,由此说明富尔江即为沸流水。关于富尔江流域古城的位置可参见图1。图 1 高句丽早期古城分布示意图意图3734抚顺市博物馆,,新宾县文化局:《辽宁省新宾县黑沟高句丽早期山城》,《文物》1985 年第 2 期。35孙进己,王绵厚等:《东北历史地理》第一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262 页;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年,第 207 页。36抚顺博物馆:《辽宁新宾县转水湖山城》,《北方文物》1991 年第 1 期。37图片引自王绵厚:《高句丽古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年

郡县,略图


《三国史记》记录其位于鸭绿江东北,所以鸭绿江说以及浑江说在方位上便不成立。松花江说将夫余与高句丽建国神话混在一同讨论,并没有很强的说服性。前述已经确定了高句丽“南进”建国的起点与终点。笔者赞同苗威的观点,将奄利大水具体定位为辉发河。关于将奄利大水定位为辉发河的具体原因及高句丽如何行进,是接下来探讨的重点。王绵厚在《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中研究了汉魏时期东北古代交通道中玄菟郡通往夫余、肃慎的道路。在确定了汉代第二玄菟郡郡址即在今辽宁省新宾县,夫余王城在吉林省吉林市一带之后,认为:“使汉魏之际由辽东、玄菟北行扶余的东北交通道可以进一步界定。从古代陆路多沿河谷穿行的地理条件看,这条交通道,当由辽东郡治(今辽阳)东北行,经过汉代‘高显县’(今沈阳南魏家楼子汉城),沿浑河东北陆行,至浑河南岸今抚顺市‘玄菟郡’境,然后溯浑河上游,跨分水岭后进入今吉林境内柳河、辉发河谷道。然后古道沿松花江上游西岸注支流的交通道,径直北行至今吉林市东郊,松花江右岸之东团山、龙潭山一带。”66此时玄菟郡通往夫余的交通道参见图 2两汉东北南部郡县分布及交通略图。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312.31


本文编号:2619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619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f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