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0:12
【摘要】:蔡尚思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年逾期颐仙逝,著述等身。作为从民国走过来的世纪学人,面对近代以来复杂的时代的提出的复杂的问题,他也给予了他的答案,在他的著述中包含着的政治、历史、文化等丰富的思想,便是他的回答。现今对蔡尚思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多是集中在对他生平经历、学术简介和师友交往等方面,而缺乏系统整体的研究分析与评价,这正是本文所要努力的方向。 经过对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的解读,梳理蔡尚思思想的发展历程,将蔡尚思的思想主要分为反孔学、哲学、政治、教育、治学、史学、文化等七个方面。通过对蔡尚思个人气质的分析,考察其家庭及亲友状况,结合近代社会时代背景,阐发蔡尚思思想的成因、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并且试图通过比较蔡尚思与同时代学者思想的异同,对他的思想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与定位。 我国特殊的几千年君主专制社会,直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之后,专制思想依然残存。当权者多抬出孔子为偶像,利用孔学数千年来的“权威”来实行专政。为了从根本上否定这种思想存在的不合理性,为近代之科学与民主开路,蔡尚思认为这种思想乃导源于几千年前之孔子,他认为孔学所提倡的思想不适合于当今之社会,不应该在经济体制已经转变的情况下再坚持由孔学导源而来的这一套思想体制,因此对孔学进行了强烈的批判。但是却不得不看到,因为蔡尚思的将学术与现实,特别是政治联系太过紧密,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学术的独立性受到损害,对于孔学的批判存在一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大有矫枉过正之嫌,在现在看来学术的科学性与价值都需要具体分析。但是他毕生反孔学,研究的广度、深度以及批判的激烈程度在近代反儒学的学术思想史上是很突出的。 在政治思想方面,蔡尚思从早期就形成“唯民”思想,也就是一切以民众的利益为前提;主张申民权,打破“资格”传统,实现各方面男女平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要求还政于民,抵制专制统治。研究发现蔡尚思的“唯民”思想贯穿在他的全部思想之中,这是他思想的特色之一。他的主张,都是建立在“为民”的基础之上。在政治方面蔡尚思不仅是个思想者,还是个行动者,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撰写学术性与政论性的文章配合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文化战线上的斗争,而且还是“上海大教联”的发起人与参与者之一,投入到与国民党的斗争之中。可以说蔡尚思是个“红色”教授,而这正体现了他对现实民主的追求。 哲学思想方面,蔡尚思从20世纪30年代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之后,就终生信仰服膺于它。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蔡尚思的“唯民”思想有共通之处,而且还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套经过辩证论证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具有现实可行性;他认为唯物辩证法是最为科学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逻辑和考据都可以辅助它,但是要灵活运用,而不要教条化。这种认识是比较客观的,但是与此同时蔡尚思又把这种方法赋予了现实的功利性,使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庸俗化”了;蔡尚思提倡年轻化的人生观,有相对合理的生死观和苦乐观,这在他生活的这个时代的学人相比较都表现得很突出,很有特色;在宗教观上,蔡尚思否定鬼神存在论,由早期的反对儒家是儒教到晚年的承认儒家是儒教,体现出了一个学者惟真理是尊的品格,而在佛教方面认为佛教也存在严重的“三纲”思想,则深化和扩展了近现代对佛教的研究;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由实践而来,认识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这是符合马列主义的;在伦理观上,蔡尚思青年时期曾一度欲以空想的“大人伦观”代替儒家的“小人伦观”,虽然未信仰科学社会主义,但是已经表现出了十足的革命精神。 史学思想方面,蔡尚思研究分析了中国的史学系统,并且要求要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分析问题,他认为要用阶级的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而且研究历史要“厚今薄古”,“古为今用”。蔡尚思有这种史学思想与时代与阶级局限性是分不开的,与很多学者的史学思想一样,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具有强烈的阶级意识,以及重视当下的一种思维模式,他的一生治史都受到这两种思想的束缚。 教育思想方面,蔡尚思强调要推行唯物主义的教育理念,也就是教育要与经济政治相协调,这很有特色;他要求民主治校,提倡自由研究的精神,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在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通过研究发现他也是做得不错的。读书治学指导思想方面,蔡尚思提出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愧被称为为“红色”教授;在读书的目的方面,蔡尚思认为读书应该是现实相联系,这与一些人认为学术应该脱离用在当下的思想不同,也正是因为如此,蔡尚思读书治学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感情的因素过于强烈,尽管他努力克服,但是也难免影响到学术的科学性;同时他认为读书应该苦读书,要注意读书与图书馆的关系,要注意创新,不要陈陈相因,而且读书治学还要注重坚持学术气节,这些思想同时代很多人都有,但是能全部做到的人却很少,蔡尚思是寥寥无几做到的人之一。 在文化思想方面,蔡尚思认为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九大支柱,而且还有儒墨两个系统,这一看法对深化我们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研究是很有帮助的,过去我们一直都对墨学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蔡尚思一直是抑儒扬墨的,但反儒学并不是反传统文化,他并没有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的儒家的学说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根据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而发展我国的文化。这种看法和一些人“以复古为解放”的态度迥然不同,他几乎全盘否定儒家文化,他的这一思想受到许多学人的批判,确实,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是不可能采取一改否定的方式来处理的,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再继续深化发展。而对我国文化将来的发展模式,他并不主张全盘西化,也不主张复古,更不是一个折衷主义者,他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文化将来的走的道路应该是“辩证发展”的,这是他一个十分重要的关于文化发展的观点,这是符合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 蔡尚思一生研究思想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史资料,他信仰马克思主义,一生反儒学,提倡“唯民”,这是他思想的最大特色。他是近现代反儒学学术思想史上的殿军人物,在近代影响深且广;但是步入现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反传统的思维模式渐渐淡化,因此蔡尚思的继续反儒学就变得有些与现实格格不入,而他则依然坚持故我,根据自己的研究说话,体现了他的严谨的学术精神,虽然影响不如民国时期,但是他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0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兴;“学术是学者的生命”——简述蔡尚思教授的治学精神[J];史林;2004年06期

2 黄波涛;也谈“三人行必有我师”[J];孔子研究;1987年04期

3 蔡法;;蔡尚思:百年学术心路里程传奇[J];钟山风雨;2006年06期

4 魏达志;;博大精深身体力行的百岁泰斗——回忆一代名师、中国思想文化史学家蔡尚思先生[J];南方论丛;2008年03期

5 吕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蔡尚思全集》[J];全国新书目;2005年20期

6 朱农;柳诒徵和蔡尚思[J];出版史料;2004年01期

7 林之满;;访蔡尚思[J];中国出版;1979年12期

8 傅德华;蔡尚思先生的学术思想[J];文史哲;2003年01期

9 张仲民 ,朱潇潇;蔡尚思教授与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东方啸;;蔡尚思:耄耋如青春 晚上如早晨[J];药物与人;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梦水;;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2 汪舒明;;历史学家视角里“9·11”后的世界——市世界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张荣明;;历史学是否科学——以阿克顿史学为例[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4 托马斯·罗斯基;谈谷铮;;经济学与历史学家[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5 彭刚;;相对主义、叙事主义与历史学客观性问题[A];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研究[C];2009年

6 陈新;柳方来;;“忧天”杞人颂孟公[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7 李宏图;;反思与展望——关于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思考[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胡如雷;;时代赋予历史学家的中心使命[A];历史与现实论稿[C];1991年

9 邓明言;;贝林的新教育史学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葛志毅;;序:历史真谛在其人文内涵而不在其是否是科学[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学鹏;一个历史学家的遗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2 仲伟民;历史学家的良知与责任[N];光明日报;2004年

3 鲁稚;历史学家越来越像侦探[N];中国邮政报;2006年

4 王庆云;章韫胎 生物学家 历史学家和诗人[N];江淮时报;2006年

5 余彬;总统的历史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每文;一个历史学家眼中的俄罗斯[N];学习时报;2006年

7 ;流动大学的跨国史[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廖奔;历史学家对待“戏说”一法[N];文艺报;2001年

9 孙立新 于晓华;国家崇拜与民族灾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吴铮;“赢不了”,历史学家多数“看空”麦凯恩[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立河;历史与想象[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春辰;夏皮罗中世纪美术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王兴斌;历史事实的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谈丽;小阿瑟·施莱辛格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赖国栋;历史记忆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李凯;唯物史观的因果解释模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顾乡;试论近代历史语篇的语言变化[D];复旦大学;2008年

8 彭国良;顾颉刚史学思想的认识论解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齐山德;苏联时期史学研究初论[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晶洁;丹尼尔·布尔斯廷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毅勇;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会华;战士与学者[D];山东大学;2008年

3 李茹;过去与现在:占有与认识[D];厦门大学;2007年

4 兰美丽;蔡尚思文化哲学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何荣毅;社会信息化与历史研究方法的变革[D];山东大学;2008年

6 王安莉;塔夫里与文艺复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鑫;对两次中学历史教科书争论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唐廷君;《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内心世界的映照[D];四川大学;2006年

9 肖英芳;论19世纪英国“辉格派”史学[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张作成;论十九世纪德国实证主义史学的批判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7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757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9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