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汉密尔顿政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10:52
   汉密尔顿是美国建国初期重要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一位建国之父。作为美国政治体制的奠基者和经济体制的总设计师,汉密尔顿一直备受关注。在美国建国初期的精彩历史当中,汉密尔顿的一生犹如一颗流星,短暂而辉煌。汉密尔顿出生于加勒比海东端的西印度群岛,因才智出众而被岛上的重要人物和亲戚朋友资助到北美深造,永远离开了小岛。在独立战争期间,他是华盛顿的副官,也是一位战场上的英雄和指挥官。革命结束后,他推动了费城制宪会议的召开,并为宪法的批准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与麦迪逊、杰伊三人为争取新宪法批准在纽约报刊上共同以“普布利乌斯”为笔名发表的一系列论文,无意之中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政治学的经典——《联邦党人文集》。联邦政府成立后,汉密尔顿担任了美国政府的第一任财政部长,为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他制定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政策,塑造了美国财政经济体制的框架,将美国引入了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为美国日后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汉密尔顿的贵族气质使他从来没有深入美国人的心灵,但是他对美国历史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永远都值得美国人民铭记。 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形成于美国的建国时代,受到古典学说以及休谟、斯密、霍布斯、孟德斯鸠等思想家的强烈影响,汉密尔顿在自己的著作中经常引用这些作家,在很多方面都显示出与他们一脉相承的联系。汉密尔顿的一生是富有戏剧性的一生,生命的张力与矛盾给他的政治思想深深打上了自身经历的烙印,他的童年时期和在军队里生涯更是我们理解他的政治思想的钥匙。从时代背景来看,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形成于风起云涌的建国时代,他的政治思想与美国的建国实践以及由此而生发的政治辩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公共性品格。作为一个具有实干精神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是对他所处时代的那些重大问题的回答。 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延续的是共和主义的传统,在他的思想深处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高尚的共和国的梦想,共和主义是汉密尔顿整个政治思想的聚焦点。汉密尔顿认为现代的共和政体必须是实行代表制的共和政体,它比古代的直接民主制更为优越。汉密尔顿共和主义还是与法治原则紧密相联的,如果说精英统治体现了汉密尔顿对高尚的共和政体的追求,那么对法治原则的辩护则体现了他对自由的捍卫。在将共和主义原则转换为政治实践的过程中,汉密尔顿是联邦主义和分权与制衡理论的有力的辩护者。他的联邦主义着眼于大国的共和主义实践,他力主建立一个统一而坚固的联邦,以之作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安全的保障。他的分权制衡理论力求建构稳定而精巧的宪政体制,在汉密尔顿看来,作为构建政府的基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K712
【文章目录】:
导言
第一章、追求荣耀的一生
    第一节、苦难的童年
    第二节、北美求学
    第三节、军队生涯与爱情故事
    第四节、邦联时期
    第五节、为宪法而斗争
    第六节、第一任财政部长
    第七节、失意的晚年
第二章、复杂的人性—政治思想的基石
    第一节、幽暗的人性
    第二节、高贵的人性
第三章、权力与自由—辨证而冷竣的看法
第四章、汉密尔顿的共和主义观念
    第一节、共和政体的概念
    第二节、政治立场的再解读
    第三节、共和政体的原则—代表制、宪政、美德
第五章、联邦制—大国的共和主义实践
    第一节、脆弱的邦联体制
    第二节、重建联邦及其意义
    第三节、联邦制与共和制
第六章、分权与制衡—精巧的共和体制
    第一节、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第二节、控制立法权
    第三节、强调行政权
    第四节、力主司法独立
第七章、《论建立国家银行法案之合宪性的意见》与宽泛解释论
    第一节、关于建立国家银行的报告—提出与辩论
    第二节、杰斐逊VS汉密尔顿—严格解释论VS宽泛解释论
第八章、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的二重奏
    第一节、工商立国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关于制造业的报告》—经济与人性的双重考量
    第三节、经济思想与政治思想
    第四节、杰斐逊的视角
结语、汉密尔顿的遗产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继祥;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的发展[D];安徽大学;2011年

2 孙凤山;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联邦共和主义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1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51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4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