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三家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22:50
《资治通鉴音注》是胡三省克承乃父胡钥遗命,为刊正司马康本《资治通鉴释文》而作。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参考了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史记索隐》及张守节《史记正义》。他为《资治通鉴》作注,大量汲取了《史记》三家注有关注文,不时对《史记》三家注加以臧否,力辨是非。就《资治通鉴音注》称引《史记》三家注的数量而言,胡三省称引《史记集解》的数量是《史记》三家注中最少的。裴骃《史记集解》汇集先儒之说,慎于立说,《史记集解》注文仅有二百余条裴骃按语,申述己意。《资治通鉴音注》受《史记集解》这种注释体例和风格的影响,加之裴骃与胡三省生活的年代相去有数百年之遥,典章制度、历史地理等存在较大差异,胡三省为避免这些差异和隔阂,故较少直接征引裴骃《史记集解》。司马贞长于音韵训诂之学,于前人所撰《史记》音义类著作颇有微词,《史记索隐》本为补《史记》而作,后半途而废,“退撰音义”,因而《史记索隐》注文注重文字音义。相比裴骃《史记集解》而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司马贞《史记索隐》的数量远远多于裴骃《史记集解》。在《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索隐》的案例中,以音韵训诂类注解为多。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援引司马贞《史记索隐》的这种取向,与司马贞注重《史记》音义的著述倾向不无关系。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三家注注文最多的莫过于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数量上看,《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张守节《史记正义》有二十例,订补《史记正义》注文亦有二十例。在胡三省因袭《史记正义》的各类注文中,尤以地理考订类为多,在《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正义》的所有注文中,地理考订类占四分之三强。张守节长于舆地之学,《史记正义》注文注重注解郡国城邑、山川地望。古今学者均认为胡三省擅长地理考据,故《资治通鉴音注》对偏好注解郡国城邑、山川地望的《史记正义》多有因袭、订补,这是张守节、胡三省的治学取向使然。胡三省在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过程中,吸收了《史记》三家注的许多注解,不少注文是原封不动移录于《史记》三家注,也不自觉地沿用了不少《史记》三家注中已有的错误。《资治通鉴音注》有意订正了《史记》三家注注文中的不少错误,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胡三省订正《史记》三家注的案例中,也不乏《史记》三家注本来无误,而胡三省将原本正确的注文改为错误的注文。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09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史记》三家注研究综述
(二) 《资治通鉴音注》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集解》
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集解》
(一) 地理考释类
(二) 典章制度类
二、《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集解》
(一) 地理考释类
(二) 音韵训诂类
第二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索隐》
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索隐》
(一) 音韵训诂类
(二) 地理考释类
(三) 史事考订类
二、《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索隐》
(一) 音韵训诂类
(二) 史事考订类
(三) 地理考释类
第三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正义》
一、史事考订类
二、地理考释类
三、典章制度类
四、音韵训诂类
第四章 《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正义》
一、地理考释类
二、史事考订类
三、音韵训诂类
第五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2864618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09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史记》三家注研究综述
(二) 《资治通鉴音注》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集解》
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集解》
(一) 地理考释类
(二) 典章制度类
二、《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集解》
(一) 地理考释类
(二) 音韵训诂类
第二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订补《史记索隐》
一、《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索隐》
(一) 音韵训诂类
(二) 地理考释类
(三) 史事考订类
二、《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索隐》
(一) 音韵训诂类
(二) 史事考订类
(三) 地理考释类
第三章 《资治通鉴音注》因袭《史记正义》
一、史事考订类
二、地理考释类
三、典章制度类
四、音韵训诂类
第四章 《资治通鉴音注》订补《史记正义》
一、地理考释类
二、史事考订类
三、音韵训诂类
第五章 余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2864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646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