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中东难民处置困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12:42
中东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地理概念,指的是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区域,这里是当前世界上难民问题最突出的地区,拥有数量庞大的难民群体,有战争难民、政治难民与环境难民,主要群体有巴勒斯坦难民、阿富汗难民、库尔德难民、伊拉克难民以及叙利亚难民。难民的大量产生会造成本国劳动力的流失,会给避难国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也容易滋生恐怖主义危及国际社会安全,而且难民问题处理不慎也会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一个不稳定因素。二战后中东地区难民潮不断爆发,国际难民组织和地区内国家通过多种机制对难民开展救助和安置。但最终的结果却不乐观,难民处置中遭遇的困境导致难民数量积累得越来越庞大,让地区国家疲于应对,加上救助资金的缺乏,各国纷纷采取了限制性的措施,使得难民形势愈加严峻,困境有加剧的趋势。基于此,本文致力于探究中东难民处置中的困境、成因与化解之策。首先,当前中东难民处置中面临的困境有:难民家园被占、新生代难民的返乡意愿下降等因素导致的“返乡难”,难民的突发性与流向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的“救助难”,避难国反对建立难民营以及对难民的歧视性待遇等“安置难”。其次,这些处置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中东地区的和平推进乏力,国内政治派别的严重分歧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国家间和谈难以顺利开展;难民机制的不完善使得难民安置的准则在面对国家利益时约束力削弱;此外难民处置中的一些负面影响使相关处置国积极性下降。最后,本文结合了中东难民处置困境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一些的化解途径。主要是以采用双边谈判的方式促进国内政治和解与地区和平,并进一步在多边谈判框架内完善难民处置的微观层面机制;此外,改进难民处置中的问题;从长远角度上,中东各国要反思并改观狭隘的民族观,构建地区认同,这不仅从根源上解决了难民问题,也缩小了国际力量博弈中的插手空间。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D815.6;K15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难点和创新点
1 二战后中东难民问题概述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中东的地缘界定
1.1.2 难民定义的界定
1.1.3 难民的分类
1.1.4 难民的处置方式
1.2 二战后中东难民问题概况
1.2.1 主要成因分析
1.2.2 处置的主体力量
1.2.3 主要难民群体及其处置
2 二战后中东的难民处置困境
2.1 难民返乡的困境
2.1.1 难民的家园被占据
2.1.2 难民发生国的威胁未消除
2.1.3 难民返乡意愿的变化
2.2 难民救助中的困境
2.2.1 难民潮产生与流动不可控
2.2.2 难民的再次流亡
2.3 难民安置中的困境
2.3.1 难民营新建与保护的困境
2.3.2 接纳国的不平等待遇与不接纳
2.3.3 各国难民政策趋于紧缩
3 难民处置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地区和平推进乏力
3.1.1 内部政治分歧严重
3.1.2 斡旋力量缺乏连续性
3.1.3 狭隘的民族主义观
3.2 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3.2.1 难民处置机制的不完善
3.2.2 国家利益驱动难民处置
3.2.3 共同利益的认同困境
3.3 难民处置自身的问题
3.3.1 难民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3.3.2 难民将矛盾带入避难国
4 难民处置困境的化解前景
4.1 地区和平是基础
4.1.1 双边谈判推进国内与地区和平
4.1.2 把握机遇务实解决问题
4.2 在多边谈判框架内完善机制
4.2.1 统一难民身份甄别制度
4.2.2 责任国的赔偿与补偿机制
4.2.3 处置方式应考虑难民意愿
4.2.4 发展责任分担机制
4.3 改进难民处置中的问题
4.3.1 难民营的管理与新建
4.3.2 坚持以国际组织为处置主体
4.4 构建地区认同
4.4.1 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
4.4.2 构建地区认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79193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D815.6;K15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难点和创新点
1 二战后中东难民问题概述
1.1 基本概念界定
1.1.1 中东的地缘界定
1.1.2 难民定义的界定
1.1.3 难民的分类
1.1.4 难民的处置方式
1.2 二战后中东难民问题概况
1.2.1 主要成因分析
1.2.2 处置的主体力量
1.2.3 主要难民群体及其处置
2 二战后中东的难民处置困境
2.1 难民返乡的困境
2.1.1 难民的家园被占据
2.1.2 难民发生国的威胁未消除
2.1.3 难民返乡意愿的变化
2.2 难民救助中的困境
2.2.1 难民潮产生与流动不可控
2.2.2 难民的再次流亡
2.3 难民安置中的困境
2.3.1 难民营新建与保护的困境
2.3.2 接纳国的不平等待遇与不接纳
2.3.3 各国难民政策趋于紧缩
3 难民处置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地区和平推进乏力
3.1.1 内部政治分歧严重
3.1.2 斡旋力量缺乏连续性
3.1.3 狭隘的民族主义观
3.2 国际机制与国家利益的冲突
3.2.1 难民处置机制的不完善
3.2.2 国家利益驱动难民处置
3.2.3 共同利益的认同困境
3.3 难民处置自身的问题
3.3.1 难民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3.3.2 难民将矛盾带入避难国
4 难民处置困境的化解前景
4.1 地区和平是基础
4.1.1 双边谈判推进国内与地区和平
4.1.2 把握机遇务实解决问题
4.2 在多边谈判框架内完善机制
4.2.1 统一难民身份甄别制度
4.2.2 责任国的赔偿与补偿机制
4.2.3 处置方式应考虑难民意愿
4.2.4 发展责任分担机制
4.3 改进难民处置中的问题
4.3.1 难民营的管理与新建
4.3.2 坚持以国际组织为处置主体
4.4 构建地区认同
4.4.1 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
4.4.2 构建地区认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新宇;;全球治理中的中东难民问题[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年06期
2 吴慧;国际法中的难民问题[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3 王学军;;非洲多层安全治理论析[J];国际论坛;2011年01期
4 朱永彪;闫培记;;阿富汗难民:历史、现状及影响[J];世界历史;2009年04期
5 张胤鸿;何处是我家——阿富汗的难民问题[J];当代世界;2001年12期
6 张东升;巩乐;;冷战后欧洲安全的新特征——安全治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淑云;非传统安全的根源与趋势[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6期
8 余潇枫;李佳;;非传统安全:中国的认知与应对(1978~2008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11期
9 崔顺姬;余潇枫;;安全治理:非传统安全能力建设的新范式[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1期
10 郑先武;;大国协调与国际安全治理[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05期
本文编号:2879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791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