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1937-1938年日本接替英国掌控中国海关主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2 19:39
   日本在民治维新改革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力逐渐强大起来,20世纪30年代,随着九一八事变以及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逐渐深入。华北地区以及上海地区的攻陷,使得日本气焰嚣张,为了进一步控制中国也为了解决战争带来的资金、物资的匮乏,日本企图通过控制中国海关以为自己谋利。而长期以来中国海关一直处于英国控制之下,英国也是中国海关最大的利益受益者,日本欲控制中国海关,必定会引起英国政府的关注。中国海关作为中国领土以及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府以及民众对于日本的行为表示强烈的反对,然而在谈判的过程中中国政府却一直被排除在外,只能接受英、日两国谈判的结果。本文主要研究中、英、日三国在1937年至1938年间,日本接替英国最终掌控中国海关的过程。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问题源起和选题意义,简单概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借鉴引用的资料,以及本文的重点和创新点。正文主要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 1937年中国海关问题的背景。19世纪60年代英国全面夺取中国海关的管理控制大权,到20世纪由于自身经济实力衰弱、制海权受到他国挑战以及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使得英国对中国海关控制力逐渐减少。日本实力的强大使其对外扩张的步伐加快,逐渐占领了东北,并向华北、上海等地区进军。日本的扩张逐渐影响到英国在华权益的保障,使得英日之间产生冲突。另一方面,中国也在积极努力地收回海关控制权,南京国民政府欲通过重订海关新条约来收回部分控制权,然而效果并不明显。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中英日关于津、秦海关问题的交涉。日本占领华北区域后,提出要将津、秦海关税款存入日本银行保管,并只承担外债等的要求,中国并不接受日本提出的条款,英国为了保证自己的外债能及时偿付以及海关的完整性,积极地在中国与日本之间斡旋,意图说服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万全之策。日本的强硬态度和英国的妥协退让,使得最终只得按照日本的要求由日本控制了中国津、秦海关税收收入,并在中国迅速实行了伪税则,以有利于自己在中国的贸易扩张。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英日关于江海关问题的谈判。日本占领上海地区后,同样提出了对江海关的控制,英国作为江海关的最大受益者从起初的不同意到最后选择妥协。英日之间的谈判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37年11月至1938年1月,第二阶段从1938年2月至5月,在整个谈判过程中,中国政府被排除在外,直到最后才被告知谈判结果。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 1938年5月2日英、日关于中国海关非法协定的签订及其内容。协议中将海关收入全部归于日本管理并且只摊付外债赔款,而对内债只字未提,英国企图牺牲中国利益来维护自己在华权益。此后,英国不断逼迫中国执行协定,中国政府则以中方未参与协定制定为由,拒不接受此项协定。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民众的反抗。面对英日完全不顾及中国权益的行径,中国民众表现出强烈的不满。英日谈判期间,新闻媒体的舆论,中华海员工会的成立,加之海外人士的声援,使得中国政府不得不重视起来。协定签订后,民主批判出现在各大报纸上,民众运动逐渐兴起,各界民众罢工阻止日本接手中国海关。民众运动的兴起给英日谈判带来不小的阻力,也使中国政府不得不拼尽全力去维护中国的海关主权和利益。第六部分主要介绍了协议签订后的贯彻落实情况。即使协议签订,但关于伪税则和偿付外债的讨论依旧没有停止,日本虽然声称会偿付外债,但是却没有实际行动,这也使得英日之间的经济矛盾日益突出,同时英国意识到自身在华权益正在不断地被削弱,英国虽然也开始考虑是否援助中国,然而在绥靖政策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英国依旧没有采取积极措施,这也助长了日本更大的野心,提出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口号。结语部分对日本接替英国掌控中国海关主权进行了概括总结。英国在绥靖主义政策的主导下不断妥协退让,日本随着实力的增长野心逐渐加大,中国虽然极力反抗却由于自身实力的弱小而很难维护自身权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不仅仅是各国采取的政策对外交有影响,各国背后的实力才是真正决定外交政策、外交实力的关键因素。
【学位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15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源起和选题意义
        1. 问题源起
        2.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借鉴引用材料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3. 本文借鉴引用材料基础
    三、论文重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1937年中国海关问题背景
    第一节 英国掌控中国海关主权及其自身衰落
    第二节 日本在华领土及贸易扩张
    第三节 英日在中国的冲突矛盾
    第四节 中国政府重订海关新条约
第二章 中英日津、秦海关问题交涉
    第一节 日本提出接管津秦海关的条款要求
    第二节 中国提出反对意见
    第三节 英国在中日之间斡旋
    第四节 伪税则的实行
        1. 伪“临时政府”的迅速妥协
        2. 英国支持伪税则的实行
        3. 中国政府反抗
第三章 英日关于江海关问题谈判
    第一节 日中英关于江海关问题的态度
        1. 日本提出占领江海关
        2. 中国政府再次反对
        3. 英国从不接受到妥协
    第二节 英日谈判
        1. 第一阶段谈判
            (1) 谈判双方确定
            (2) 英日谈判进程
            (3) 英国向中国施压
        2. 第二阶段谈判
第四章 1938年英日关于中国海关的非法协定的签订及其内容
    第一节 1938年英日非法协定内容
    第二节 英国政府逼迫中国执行协定
    第三节 中国政府的反应
    第四节 日本政府的态度
第五章 中国民众的反抗
    第一节 英日谈判中的民众舆论
        1. 新闻媒体的舆论推动
        2. 中华海员工会的推动
        3. 海外人士的声援
    第二节 非法协定签订后的民众舆论
        1. 民众批判主要内容
        2. 民众运动的兴起
            (1) 海关职员的护关运动
            (2) 各界民众的积极声援
    第三节 民众运动的影响
第六章 协议签订后的贯彻落实
    第一节 实施细则的争论
        1. 关于实行伪税则的讨论
        2. 偿付外债的讨论
    第二节 英国在中国经济的衰弱
    第三节 英国开始考虑援助中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海梦;1937-1938年日本接替英国掌控中国海关主权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1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881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d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