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维铮的经学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4 13:32
朱维铮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史学研究,治史范围广泛,在中国经学史、中国史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学术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近代史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国经学史的研究,朱维铮师承周予同,成果丰硕,最为典型。因此,对于朱维铮经学史的研究,最能看出他的史学水准。而目前史学界对朱维铮经学史研究的研究很少,无法全面展现他的经学史研究成就。因此,本文旨在对朱维铮的经学史研究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在中国经学史的研究上,朱维铮师承近代经学大师周予同,被称为“中国最后的经学家”。朱维铮复旦大学毕业留校后,协助周予同编校教育部委托的文科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熟悉了中国史学的各类体裁取向观念和方法的演变过程。”文革期间,朱维铮重读《二十四史》、《十三经》,参加章太炎注释小组,为其治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维铮继承了周予同关于“经学已经死亡,经学史的研究应该开始”的观点。在文革后,坚持对经学史进行研究,提出了“经学是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经学演变中有着‘学随术变’的特征”等独特的观点。朱维铮首先对于经学史上的重要概念“儒”、“经”、“儒学”、“经学”进行了详细地区分,指...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二) 论文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一、朱维铮的学术历程
(一) 青少年时期辗转漂泊
(二) 学术上的两位导师
(三) 文革期间幡然醒悟
(四) 新时期的学术研究
二、经学——“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
(一) 儒学与经学的关系
(二) “中世纪”概念的提出和运用
(三) 经学——维护中世纪的统治术
三、“学随术变”
(一) 经学没有一以贯之的传统
(二) 学随术变的产生——通经致用
(三) 学与术的双水分流
(四) 朱维铮的学不随术变
结语 朱维铮经学史研究的融合倾向
(一) 新时期朱维铮的中国经学史研究成果
(二) 朱维铮经学史研究的求真意识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世纪”的建构与解构——兼论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理论与实践的困境[J]. 刘林海. 世界历史. 2012(05)
[2]朱维铮与清代学术史研究[J]. 武少民,闫玉环.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9)
[3]活的经学和僵死的经学史研究[J]. 王志宏. 中国图书评论. 2009(04)
[4]中国经学史研究的反思视角与经学的式微 读《中国经学史十讲》[J]. 尤小立. 博览群书. 2004(05)
[5]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的政治观念[J]. 刘泽华. 文史哲. 1993(01)
[6]甲骨文中所见的儒[J].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04)
本文编号:2997332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二) 论文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一、朱维铮的学术历程
(一) 青少年时期辗转漂泊
(二) 学术上的两位导师
(三) 文革期间幡然醒悟
(四) 新时期的学术研究
二、经学——“中世纪中国的统治学说”
(一) 儒学与经学的关系
(二) “中世纪”概念的提出和运用
(三) 经学——维护中世纪的统治术
三、“学随术变”
(一) 经学没有一以贯之的传统
(二) 学随术变的产生——通经致用
(三) 学与术的双水分流
(四) 朱维铮的学不随术变
结语 朱维铮经学史研究的融合倾向
(一) 新时期朱维铮的中国经学史研究成果
(二) 朱维铮经学史研究的求真意识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世纪”的建构与解构——兼论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理论与实践的困境[J]. 刘林海. 世界历史. 2012(05)
[2]朱维铮与清代学术史研究[J]. 武少民,闫玉环.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9)
[3]活的经学和僵死的经学史研究[J]. 王志宏. 中国图书评论. 2009(04)
[4]中国经学史研究的反思视角与经学的式微 读《中国经学史十讲》[J]. 尤小立. 博览群书. 2004(05)
[5]汉代“纬书”中神、自然、人一体化的政治观念[J]. 刘泽华. 文史哲. 1993(01)
[6]甲骨文中所见的儒[J]. 徐中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5(04)
本文编号:299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299733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