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钱士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30 20:16
  钱士升学识出众,人称“文贞先生”。他著有文集《赐馀堂集》十卷、删编《南宋书》六十八卷、《皇明表忠记》十卷、《逊国逸书》四种七卷、《周易揆》十二卷等作品。钱士升学兼东林学派与浙东学派,于崇祯年间官居礼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以明代大儒、士人领袖的身份为世人所推崇。本文以历史学的角度,试图从钱士升的生平事迹、钱士升的史学著作《南宋书》以及钱士升的史学思想等角度去整体研究钱士升,并尝试更为深刻具体地去分析钱士升其人、其事、其性格、其思想。以下是笔者对全文所做的一个总的概括:第一章介绍、整合了钱士升的生平事迹、交友情况以及学术渊源,主要包括:一、钱士升从万历三年(1574)年出生到顺治九年(1653)钱士升一生的求学、仕途情况,以及致仕之后钱士升的所作所为,特别着重于钱士升的求学情况、与崇祯帝逐渐积累的矛盾与冲突、辞官后积极赈灾、明亡后举兵起义等情况。二、有关钱士升和老师顾宪成、高攀龙,“座主”钱龙锡,同僚魏大中、文震孟、姚希孟和李邦华,门下士许重熙和弟子谈迁等人的交往情况。所谓欲知其人,先观其友。通过对钱士升师友交往的情况研究,更有助于探究钱士升的心性和品德。通过其言行,如在对抗阉党等大是大非问...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现状
        1、清代学者的研究
        2、民国以来学者的研究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钱士升的生平事迹
    第一节 钱士升的家世与生平
    第二节 钱士升的求学交友情况
        一、学术上的恩师
        二、朝堂上的师友
        三、晚年的知交
    第三节 钱士升的思想渊源
        一、东林学派
        二、浙东学派
第二章 《南宋书》
    第一节 《南宋书》的版本沿革与修书时间
    第二节 编《南宋书》的原则
        一、删繁就简
        二、增补人物事迹
        三、以“论宋”来“论明”
    第三节 《南宋书》的体例
        一、无志、表
        二、不设《道学传》,奸臣、叛臣未另设别传
        三、以类相从,大量采用类传
    第四节 《南宋书》的内容
        一、对《宋史》记载相关方面内容的增删
        二、增补《宋史》未载的史料
        三、删汰《宋史》中所载灵异之事及繁沓的官阶职称
    第五节 史论特色
    第六节 《南宋书》的价值与不足
第三章 钱士升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钱士升思想的内容
        一、忠君思想
        二、经世致用
        三、直书其事,反对谶纬神学
    第二节 钱士升思想的价值与影响
结语
附录 参考书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深刻影响古代文献学的“以类相从”编撰思想——从《史记》“通古今之变”说起[J]. 胡晓明.  出版发行研究. 2010(07)
[2]谈迁编纂思想刍议[J]. 赵连稳.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3]明清浙东学派的治学思想和方法浅谈[J]. 潘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01)
[4]《南宋书》浅探[J]. 刘云军.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5(01)
[5]许重熙:一个值得重视的晚明史家[J]. 钱茂伟.  苏州大学学报. 1998(03)
[6]谈迁及其《国榷》[J]. 罗仲辉.  史学史研究. 1983(03)

博士论文
[1]清代《宋史》学研究[D]. 高远.武汉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钱士升史学思想研究[D]. 杨君.天津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9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009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7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