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世界历史论文 >

林登·约翰逊时期美国对联合国“中国席位”问题的政策

发布时间:2021-08-29 04:46
  林登·约翰逊执政时期,美国政府延续了冷战以来对中国实施的遏制并孤立政策。其中的孤立政策主要表现为继续在历届联合国大会中操纵和影响其他成员国的投票方式,阻挠要求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各种提案,通过保护台湾当局在联合国窃据的席位,美国可以维护其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地位,从而实现遏制全球共产主义的根本战略目的。 美国遏制中国的起源是美国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前国务卿杜勒斯的共产主义政权在中国不会长久执政之论断,认为新中国政权会很快垮台,而美国要促进这种垮台尽快实现,也反对联合国中由新中国合法政府获得相应席位。出于对战略利益的考虑,美国始终协助台湾当局让“中国席位”问题无法解决。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对中国不利,共产主义阵营没有足够的力量帮助中国冲破美国设置的障碍。但是到约翰逊执政时期,中国国力的发展已经不容小觑,出现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事件,主要包括 1964 年中法建立正常外交关系、1966 年中国首次核爆炸试验成功、1966年美国盟友加拿大不再追随美国在“中国席位”问题上的投票方式,以及美国国会举行了颇有影响的中国问题听证会,呼吁不再孤立中国等。这些事件直接促进了中国在国...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美国对“中国席位”政策的由来
    一、“中国席位”政策的形成
        1. 遏制新中国以制衡国际格局
        2. 干涉他国决策让中国错过时机
        3. 保住台湾选票以“合法”干涉朝鲜问题
    二、肯尼迪改变阻挠“中国席位”的手段
        1. 遏制并孤立中国政策的延承
        2. 更新手段继续阻挠“中国席位”
        3. 没有来得及改变的政策
第二章 外部因素推动美国转变政策
    一、中法建交对美国政策的冲击
        1. 美国对中法建交的反应
        2. 与台湾当局协商,压制中法建交事件的影响
        3. 中法建交对“中国席位”问题的影响
    二、中国核试验成功推动美国考虑“一中一台”方案
        1. 滑向“一中一台”的政策底线
        2. 被动局面下加强对台湾当局承诺
    三、加拿大改变投票方式冲击美国政策
        1. 加拿大脱离美国外交轨道
        2. 美国被迫考虑新政策
        3. 加拿大与美国的新提案之争
第三章 干扰美国政策的内部因素
    一、美国国会要求改变孤立中国政策
        1. 要求改变对华政策的呼声
        2. “遏制但不孤立”理论的提出
        3. 听证会对“中国席位”政策的影响
    二、美国国务院继续孤立中国合法政府
        1. 总统的强硬对华立场影响政府政策
        2. 美国国务院官员的权衡考虑
第四章 对美国政府固守原有政策的分析
    一、美中之间错位的机会
    二、“两个中国”方案造成的障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969年中美关系出现转折原因初探[J]. 连儒来,田宗会.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2]中美在联合国中国代表权问题上的斗争[J]. 黄成.  党史文汇. 1999(02)
[3]美国、赖伊与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写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二十五周年之前[J]. 陶文钊.  美国研究. 1996(04)



本文编号:3369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fanglishiwenhua/3369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