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18 11:18

  本文关键词: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辽宁师范大学》 2010年

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

张浩  

【摘要】: 本研究是以心理行为训练和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所进行的干预实验研究。研究以心理行为训练作为干预工具,以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自测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展开实验研究,研究的目的是验证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有效性及有效程度。 本次研究为实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自测问卷》严格按照问卷编制程序编制并经过信、效度检验和实测,问卷包括5个维度:挫折认知、应对方式、性格特征、社会支持、生理因素。 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调查中发现:不同性别大学生在问卷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问卷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不同学科大学生在问卷各维度上的得分无显著差异。 通过三周的心理行为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的前测、后测问卷得分差异显著,后测得分显著优于前测得分;对照组被试的前测、后测问卷得分差异不显著;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后测问卷得分差异显著,前者问卷得分显著高于后者。 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效果显著,可作为一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在高校中广泛开展。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9
  • 1 引言9-12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0-11
  • 1.4 研究假设11
  • 1.4.1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在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1
  • 1.4.2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在年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1
  • 1.4.3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在学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1
  • 1.4.4 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效果显著11
  • 1.5 创新之处11-12
  • 1.5.1 弥补了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11
  • 1.5.2 编制了新的测评问卷11
  • 1.5.3 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11-12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12-35
  • 2.1 心理行为训练国内外研究现状12-22
  • 2.1.1 心理行为训练概念界定12-19
  • 2.1.2 心理行为训练国内外研究现状19-22
  • 2.2 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2-35
  • 2.2.1 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概念界定22-30
  • 2.2.2 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国内外研究现状30-35
  • 3 研究方法35-53
  • 3.1 被试的选取35
  • 3.2 抽样方法35
  • 3.3 研究工具35
  • 3.3.1 测量工具35
  • 3.3.2 干预工具35
  • 3.4 研究步骤及程序35-53
  • 3.4.1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自测问卷》编制流程35-41
  • 3.4.2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自测问卷》的实测与检验41-46
  • 3.4.3 问卷编制的理论及量表基础46-47
  • 3.4.4 筛选被试47
  • 3.4.5 制定并实施心理行为训练计划47-51
  • 3.4.6 模拟人际交往挫折情境51-52
  • 3.4.7 利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自测问卷》对被试进行重测52
  • 3.4.8 数据分析52-53
  • 4 研究结果53-57
  • 4.1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现状及差异检验53-55
  • 4.1.1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现状53-54
  • 4.1.2 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差异检验54
  • 4.1.3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差异检验54-55
  • 4.1.4 不同学科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差异检验55
  • 4.2 干预效果检验55-57
  • 4.2.1 统计工具55
  •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自测问卷前测得分差异检验55-56
  • 4.2.3 同组被试,自测问卷前、后测得分差异检验56-57
  • 4.2.4 实验组与对照组被试,自测问卷后测得分差异检验57
  • 5 分析与讨论57-62
  • 5.1 自编问卷作为测量工具的适用性分析57-58
  • 5.2 心理行为训练作为干预工具的适用性分析58-59
  • 5.2.1 心理行为训练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兴趣58
  • 5.2.2 心理行为训练能发挥每个大学生的长处58
  • 5.2.3 心理行为训练项目最贴近大学生生活58-59
  • 5.3 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现状分析59-60
  • 5.3.1 不同性别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差异分析59
  • 5.3.2 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差异分析59-60
  • 5.3.3 不同学科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差异分析60
  • 5.4 心理行为训练培训效果强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原因分析60-61
  • 5.5 心理行为训练提升心理素质模式分析61-62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62-63
  • 6.1 测量工具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62-63
  • 6.2 干预工具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63
  • 6.3 在变量的控制上可能会存在偏差63
  • 7 建议与展望63-66
  • 7.1 对广大在校大学生的建议63-65
  • 7.1.1 无论遇到何种人际交往挫折都不应该放弃与他人的交往63-64
  • 7.1.2 除应提高挫折承受力外,人际交往中还要遵循一定的交往原则64-65
  • 7.1.3 大学生要注意克服不良心理对人际交往产生的影响65
  • 7.2 对心理行为训练在高校中广泛开展的展望65-66
  • 结论66-67
  • 参考文献67-71
  • 附录A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开放式调查问卷71-72
  • 附录B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自测问卷(初始问卷)72-74
  • 附录C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自测问卷(正式问卷)74-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6-77
  • 致谢77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鄢静;;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J];大众心理学;2004年03期

    2 唐黎标;;交际成功的根本奥秘[J];大众心理学;2007年03期

    3 黄静;;交谈礼仪与语言艺术[J];飞天;2011年14期

    4 杨勤;;日语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蒋亚杰;;肢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9期

    6 苏丽;;大学生挫折心理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张晓玲;;人际交往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影响[J];大众心理学;2009年02期

    8 王俊红;;大学生人际交往成败归因模型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7期

    9 ;海上奇遇测性格缺陷[J];人生十六七;2007年Z1期

    10 李儒斌;;“忠恕之道”对建构和谐人际交往体系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红;张爱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归因特点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魏启扬;;论秘书的人际关系[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3 杨宏飞;郭洪芹;唐永卿;;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咨询的效果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彪;;中职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及其引导[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冯缦;;长其善 救其失 助人自助——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不适的案例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孟杰;郭旭;;构塑“C+C式”城市休闲空间环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来春霞;;在少先队活动中培养队员交往能力[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蓝叶;;品茶随想[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10 邱云芳;蔡守平;;论新形势下护患关系如何走向和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成都蓝天心理咨询所心理咨询师 熊玲;[N];健康时报;2008年

    2 李海清;[N];健康时报;2008年

    3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 甘露春;[N];健康时报;2008年

    4 李明智 新绩效策略家;[N];经济视点报;2009年

    5 张园;[N];健康报;2009年

    6 北京安定医院 心理咨询师 李建茹;[N];家庭医生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沈海燕;[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斯敏;[N];光明日报;2011年

    9 怀化市精神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杨司佼;[N];湖南科技报;2003年

    10 王 晖;[N];河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满意;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姜辉;数学教师的数学情感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4 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窦影;农业生产中关系网的现状、趋势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8年

    6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郑素侠;互联网使用与内地大学生的社会资本[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徐琳琳;网络中的虚拟自我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中军;网络文明建设中网民自律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杨从杰;中层经理人力资源管理职责及胜任特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浩;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全莉娟;女中学生人际交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3 庄如意;网络游戏环境下的人际交往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张宏;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思想政治教育[D];河海大学;2007年

    5 王亚妮;中学校长人际交往品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刘小江;当代中国人际交往中的价值观认同[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胡乃霞;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莹;网络游戏中的人际交往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章俊程;农民工的人际交往:现状、困境与出路[D];厦门大学;2008年

    10 付浩;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心理行为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承受力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17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