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摘 要:人格就是一个人身心统一、内外统一的整体,是各种心理特征、道德质量、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体现。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与网络联系最紧密的大学生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以网络信息时代为背景,分析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几点关于塑造健康人格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信息环境;大学生;人格;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083-02
人格一词,内涵极其复杂,浙江大学教授马建青在《辅导人生:心理咨询实务》中认为“人格,亦称个性,是人与人相区别的特质或个人特征。人格反映了一个人整个的心理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同时又是通过动态的心理行为表现出来的”。人格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受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本文主要以网络信息时代为背景,分析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
一、网络信息时代背景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然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据《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4.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持续上升增至31.8%。网络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的重要平台。大学生群体是互联网的重要群体,而网络信息也给他们带来了影响。他们不仅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海量的信息资源展现自己才华,而且大量垃圾信息的存在和泛滥,使一些高校学生误入歧途而不得自拔,从而形成障碍人格。
二、网络信息环境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影响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是时代精神与自身特点相融合的综合反映”。网络环境能够影响大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塑造健康人格的功能。
(一)有利于大学生人格内部冲突得到缓解
在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创始人弗洛伊德创造的人格结构模型中,人格的结构被分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一个人要把持身心健康,要生活得顺利而有效,必须依赖人格三种力量的均衡协调,一旦不平衡,其结果就会出现心理失调。现代社会,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无形之中会令大学生的超我、自我压制本我的发展。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大学生焦虑、紧张、压力增加,引起大学生人格内部冲突、心理失调。“网络环境能够提供给大学生匿名的个人身份,使社会规范和道德伦理对本我的限制作用减弱,给予本能快感和无意识中的焦虑的释放以极大的空间,因此它很容易成为宣泄的场所”。网络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本我欲望,平衡本我、自我和超我自己的关系,缓解大学生心理冲突。
(二)有利于大学生开放性人格发展
开放观念是一种面向社会的观念,面向未来的观念,是一种跨时空、富于创造力的优势观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对以往大学生的描述。在网络信息环境的影响下,随着市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开放,当今的青年学生不再局限于封闭的环境之中,他们的视野更为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敢于开拓创新,因而树立了一种开放性的人格特征。具体表现为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和开展社会交往,视野开阔而不狭隘,思维活跃而不僵化,标新立异而不墨守成规,敢于开拓而不畏缩。同时,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也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在传统与现代的两个维度摇摆,他们的人格也表现为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交融。这种交融更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辩证思维,开阔眼界,从而有更为综合的视角审视自我人格特征。
(三)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
根据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模式,网络信息环境有利于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首先,网络信息复杂多元,能够让大学生获取更多的社会信息。从这些信息中,大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认识复杂多元的社会,从而根据这些信息,采取正确的行动,接纳与容忍世界的本来面目,依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其次,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社会大集体中来,在网络中交友、聊天、论战等,让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受欢迎的、有能力的人,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由于网络生活的隐匿性等特点,在网络虚拟生活中,大学生们不必顾虑太多的社会现实因素,在网络中能够较大程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真实自然地流露自己的感情,不用矫揉造作或装模作样。
三、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雅克·德洛尔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就指出:“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受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评估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网络信息环境对大学生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导致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出现了一些迷茫和冲突,甚至导致人格障碍和人格缺陷。
(一)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错位
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增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往往也容易导致大学生自我认知错位。在网络虚拟生活中,由于网络生活的平等性、便捷性等特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偏向选择一个角色定位,不受现实条件的限制。网络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向往的社会角色的写照。因此,人们在网络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角色是有差距的,这种差距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混乱,自我认知错位。当代大学生基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往往存在着主观偏激、固执己见和自我调控能力差等缺陷,会出现自卑、抑郁、羞怯、急躁和孤独的心理困扰,在意识品质上显得相对脆弱,适应社会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差,遇到一些困难和坎坷就畏缩,进而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二)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缺失
信息网络使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行为空间有了极大的拓展,网络生活的隐蔽性为大学生放任“本我”发展提供了机会空间,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责任感缺失。网络信息复杂多元,各种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黄色暴力信息等鱼龙混杂,现代利益多元化之下的多元的思想价值观念给大学生的道德思想以有力的冲击。而高校青年学生已经厌倦了被动的、“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并且他们的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不免受到不良信息的污染而在思想和立场上发生动摇,导致理想和信仰的缺失,容易受现实物质利益的诱惑,唯利、唯名是图,从而使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思想蔓延,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出现以自我为中心和功利化的倾向。
(三)导致部分大学生形成攻击性人格
虽然网络信息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然、单纯性的思维,但是,过于放纵这种行为亦有诸多不利影响。由于网络信息环境的隐蔽性、便捷性和复杂性等特性,在网络生活中,人们可以定义自我角色,诽谤、侮辱甚至暴力行为、血腥画面也是常有之事。尤其是一些大型的网络游戏,内容充斥着各种暴力、血腥镜头。一些大学生心情不好或者心理矛盾交织时,经常借用网络游戏、网络生活发泄内心情绪,以在虚拟生活中的暴力、污秽行为获得快感,通过网络游戏满足现实的报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攻击性人格。
四、网络信息时代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几点对策
通过网络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分析,笔者从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三个角度,提出以下三点关于在网络信息时代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建议。
(一)社会要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社会各部门,尤其是大型的网络公司、通讯公司应当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净化网络环境,优化网络资源。虽然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虚拟性我们不能够保证有完全纯净的空间,但至少能使他们免受网络垃圾信息的污染,并通过提供富有时代性和青春气息的网络资源,来丰富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再就是,开发更多、更好的网络交流和学习的软件,优化网络交际平台,以满足大学生交往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高校主动承担大学生人格异化责任.引导人格的健康改变
高校首先应当优化校园网络,加强校园网络的信息安全,优化信息资源,给高校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资源,并通过加强宣传使学生自觉规范上网行为。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可以设立健康人格课程,以提高学生对自我人格塑造的认识程度,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竞争和学习、生活中的压力,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校还应当提高学生德育、美育、体育的发展水平,使其素养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和基本途径。高校各部门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避免他们因与现实社会的隔离而出现人格扭曲,甚至是变态人格的现象。
(三)大学生要学会自我反思,增强信息风险意识
健康人格的形成虽然要靠外在环境的引导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但关键还是大学生通过自我意志品质的锻炼,主动进行自我人格的塑造。大学生应当主动提高自我的网络道德,以“慎独”的精神规范自己的上网行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拒绝传播不良信息。他们还应当提高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增强自我心理素质,从容应对和处理学习生活中消极情绪的影响。大学生还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避免陷入自我封闭的状态。
本文编号:12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2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