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PRT父母训练对ASD儿童问题行为干预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3 19:28

  本文选题:关键反应治疗 切入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 出处:《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也被称为孤独症或者自闭症,它是一种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由于ASD儿童在社会交往、语言和兴趣、重复刻板的行为等方面存在障碍,所以较正常儿童而言,ASD儿童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目前,对于ASD儿童的干预多为技能方面的训练,ASD儿童的问题行为往往被忽略,而问题行为也是ASD儿童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本研究以ASD儿童问题行为的改善情况作为研究点。关键反应治疗(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PRT)主张真实、自然的情景,并强调在自然情境中进行干预,重视家长的作用,通过PRT训练使ASD儿童的家长在与儿童相处的任何时间里成为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者。由于我国现阶段相对缺少正规的ASD儿童干预机构和融合学校,特教机构与特教教师相对短缺,依据我国的现状,对ASD儿童的父母进行PRT训练不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这不仅弥补了我国现阶段特教教师的严重不足,而且是一种比较经济实惠的策略。通过对ASD儿童的父母进行PRT训练可以缓解ASD儿童干预需求与特教机构和特教教师数量不足的矛盾,也可以作为特教机构(学校)训练的有益补充。因此,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对徐州某特教机构的三名ASD儿童的父母实施PRT教学,通过对比被试的不同目标行为在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的变化来探讨PRT的干预效果。本研究被试来自于徐州某康复机构的六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三名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家长进行一个半月的关键反应治疗训练,采用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个案资料,通过对家长的训练使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改善。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比较,关键反应治疗有利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改善。(2)关键反应治疗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改善具有立即、维持效果。(3)关键反应治疗教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度。
[Abstract]:This study aims at improving the behavior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 ( 3 ) The key reaction therapy teaching has good social validity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琴美;徐慧颖;王婷;;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学生-家长-教师三视角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2 张光珍;梁宗保;陈会昌;张萍;;2~11岁儿童问题行为的稳定性与变化[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3 魏玲;陈岱炜;;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干预对策[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 伍佳玲;苏虹;何莉;赵科O;常微微;徐志伟;陈明春;孙业桓;;农村中小学生问题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6期

5 岳永华;张光珍;陈会昌;梁宗保;陈欣银;;儿童的依恋类型与其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6 陈家胜;陈红香;;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陈淑梅;崔美兰;张青;;儿童问题行为论述[J];才智;2011年22期

8 刘俊升;赵燕;;童年中期受欺负与问题行为之关系:一项两年纵向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3期

9 孙煜明;试谈儿童的问题行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10 左其沛;略论过失型问题行为[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富才;;大学生的问题行为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品格研究协作组;;学生的问题行为与品格形成[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3 张莹莹;张文娟;张文新;;儿童中期外化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同伴地位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康艳芬;;被收养儿童问题行为在园干预的个案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但菲;王红艳;;幼儿问题行为的分析与矫治—心理学视野下的剖析[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新生;;农村初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心理剖析及转化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魏玲;连榕;;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与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纪林芹;张文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模式、轨迹与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高雯;陈会昌;;父母分歧对7岁儿童问题行为的预测[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喻承甫;张卫;;累积情境风险与初中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周兆钧 记者 余传诗;我国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光明日报;2004年

2 胡德荣;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3 高航 冯立中;合肥列出幼儿十大问题行为[N];健康报;2004年

4 莫源秋;问题行为与心理需要[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王绍敏;尽早矫治孩子问题行为[N];保健时报;2004年

6 刘霞;防治问题行为始于家庭治疗[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晓;儿童问题行为谁制造?[N];苏州日报;2005年

8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学龄前儿童有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9 记者 王佳欣;《大众医学》首次公布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10 上海新华医院 教授 金星明;解读学龄前儿童十大问题行为[N];家庭医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洁;婴儿生气情绪及其对行为发展的作用[D];浙江大学;2009年

4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海燕;工读生与普通生父母依恋与行为问题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的对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珠;菲律宾华语教师对华校学生问题行为认知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玲;教师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蕾;小学阶段外化问题行为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梦澜;幼儿学习活动中教师问题行为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5年

5 向禹;美国公立中学中文课堂外向型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杨慧;问题行为青少年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妮妮;中学生问题行为现状调查及其受家庭因素影响分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周梅君;基于案例的汉语课堂学生问题行为及其策略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9 宋丹;3岁幼儿三种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10 骆诗然;社工介入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小组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48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16548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5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