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大学生人生意义感个体干预探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09:23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生意义感个体干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生意义感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重要课题,指的是人们理解并感知人生重要性的程度,以及知觉到自己有目标、使命及贯穿一生的人生目的的程度。人生意义感是大学生的发展任务之一,也与其心理健康、学业表现以及后续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国内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意义感,而前人所进行的意义感干预研究大都针对特殊群体,且为团体方案,既不干预个体的认知方式,也不适用于普通大学生。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人生意义感的方式。本文详细梳理了人生意义感的定义、测量方式以及来源,并开展了三个研究。研究一调查大学生人生意义感的现状及特点,旨在为后续意义感个体干预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学生人生意义感的总体水平较为理想,但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的人生意义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人生意义感与个体的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社会贡献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后续的干预设计中,尝试对大学生的个人成长、人际关系及社会贡献维度进行干预,以此影响他们的人生意义感水平。在研究二中,在被试构建前一天的完整活动之后,运用三种方式对其意义感进行干预,分别为让被试从一天的活动中选出三个并按照5个W的方式详细构建每一个活动、选出三个让自己感到快乐的活动并说明原因、选出三个活动并思考与描述其是否在自我成长、人际关系、社会贡献方面产生作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在人生意义感维度上,前后测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四组被试后测的人生意义感得分均显著高于其前测得分。但是,测试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分组的主效应也不显著。与控制组相比,三种不同的干预方式没有促进被试人生意义感的显著提升。在研究二的基础上,研究三改变了干预思路,改进了实验材料,完善了实验流程,期望能够成功干预大学生的意义感。在研究三中,让被试规划下一周打算完成的最重要的三个目标,并对其个人目标进行两种干预尝试,分别为思考并描述每个目标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及其原因,思考并描述每个目标能否促进自我成长、人际关系。结果表明,在人生意义感维度上,测试时间的主效应不显著,各组被试的人生意义感后测得分并不显著高于前测得分。测试时间和组别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分组的主效应不显著。与控制组相比,两种干预方式没有促进个体的人生意义感的显著提升。最后,讨论了个体干预方式作用微弱的原因与本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意义感 干预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文献综述10-23
  • 1.1 人生意义感的定义10-12
  • 1.2 人生意义感的测量12-14
  • 1.3 人生意义感的来源14-16
  • 1.4 人生意义感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16-19
  • 1.5 对大学生人生意义感进行个体干预的必要性19-23
  • 研究构思23-30
  • 2.1 研究内容23
  • 2.2 理论依据23-28
  • 2.2.1 日重现法23-24
  • 2.2.2 目标与意义感24-25
  • 2.2.3 干预方式探究25-28
  • 2.3 本研究的意义28-30
  • 研究设计30-47
  • 3.1 研究一 问卷调查30-35
  • 3.1.1 研究目的30
  • 3.1.2 研究方法30-32
  • 3.1.3 结果32-34
  • 3.1.4 讨论34-35
  • 3.2 研究二 基于DRM的干预35-41
  • 3.2.1 研究目的35
  • 3.2.2 研究方法35-38
  • 3.2.3 结果38-40
  • 3.2.4 讨论40-41
  • 3.3 研究三 基于目标的干预41-47
  • 3.3.1 研究目的41-42
  • 3.3.2 研究方法42-43
  • 3.3.3 结果43-45
  • 3.3.4 讨论45-47
  • 总讨论47-52
  • 4.1 讨论与结论47-49
  • 4.2 研究不足49-50
  • 4.3 未来展望50-52
  • 参考文献52-57
  • 附录57-84
  • 研究一57-59
  • 研究二59-72
  • 研究三72-84
  • 致谢84-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思斯;甘怡群;;生命意义感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6期

2 黄丽,杨廷忠,季忠民;正性负性情绪量表的中国人群适用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明娟;初中生生命意义感的调查与干预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2 陈秀云;大学生个人生命意义量表编制及初步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人生意义感个体干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79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