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欢迎和被拒绝儿童的隐喻感比较及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3 00:12
本文关键词:受欢迎和被拒绝儿童的隐喻感比较及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同伴接纳是儿童同伴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同伴接纳的研究主要围绕于其影响因素而展开,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未有研究从儿童性格丰富性这一角度对同伴接纳进行探索。本研究试图从隐喻着手进行研究,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还是一种审美现象。它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活动之中。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有关隐喻的研究主要在于揭示儿童隐喻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偏向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却少有从横向的丰富性水平去探讨。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受欢迎和被拒绝儿童的隐喻感比较,探讨儿童丰富性发展的问题,为儿童的潜能培养提供参考意见。本研究采用同伴提名法从三至五年级学生中筛选出72名受欢迎儿童和被拒绝儿童作为被试,通过自编测验考察他们的隐喻感。测验项目包括:诗意感受、知识比喻和交往幽默,分别采取诗意偏好选择、比喻偏好选择和幽默情境投射三种形式进行测量。此外,为了分析不同同伴接纳儿童的隐喻感形成因素,还对被试的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测试。研究结果表明:(1)受欢迎儿童和被拒绝儿童在交往幽默投射反应上差异显著。前者更多地采用整体性的社交线索编码方式,因而能够更好地解读情境,理解幽默;后者则往往对社交线索采取局部编码的方式,且更为关注初始的冲突线索。(2)受欢迎儿童和被拒绝儿童在文学比喻偏好选择上差异显著。前者更喜欢文学想象,后者想象兴趣较贫乏。(3)被试的课外阅读状况与其隐喻感有着显著的相关,且课外阅读丰富、内容叙述水平高的儿童在同伴群体中更为受欢迎。这表明阅读会对儿童的同伴交往产生影响。(4)三到五年级小学儿童对于文学的隐喻感大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即隐喻过程的诗意感受、童话想象兴趣和创造力在四年级减弱。这一研究结果提示,三年级之前是文学想象培养的关键期,四年级童话想象潜能衰退。
【关键词】:隐喻 同伴接纳 性格丰富性 幽默 课外阅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11-24
- 一 问题提出11-13
- 二 文献综述13-23
- 1 隐喻研究13-21
- 2 同伴接纳研究21-23
- 三 研究目标23-24
- 第二部分 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24-48
- 一 实验方法和过程24-28
- 1 实验构思24
- 2 被试选择24-25
- 3 测验和调查材料设计25-26
- 4 实验程序26-28
- 5 数据处理28
- 二 结果分析28-48
- 1 诗意感受题反应结果分析28-33
- 2 知识比喻题反应结果分析33-38
- 3 交往幽默情境投射反应结果分析38-43
- 4 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测试反应结果分析43-47
- 5 同伴接纳与隐喻感的关系47-48
- 第三部分 总讨论48-55
- 一 受欢迎儿童和被拒绝儿童对幽默情境不同的认知加工48-49
- 二 受欢迎儿童和被拒绝儿童的比喻兴趣和想象力差异49-51
- 三 儿童课外阅读状况与隐喻感和同伴接纳51-52
- 四 儿童隐喻感发展的年级特征52-55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55-58
- 一 总结论55
- 二 研究不足与反思55-57
- 1 关于研究内容55-56
- 2 关于研究方法56
- 3 关于实验材料56
- 4 关于被试选择56-57
- 三 未来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4
- 附录一 测验赋值汇总表64-66
- 附录二 同伴提名问卷66-67
- 附录三 隐喻感测验材料67-69
- 后记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丽湘;刘力全;;被同伴拒绝儿童的成因分析与干预策略[J];山东教育;2009年Z3期
2 周宗奎,范翠英;儿童社交问题解决与其社交地位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5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丽萍;王美芳;张文新;;欺负者、受欺负者和欺负/受欺负者的同伴接纳性与社交地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艳君;受欢迎和被拒绝儿童的隐喻感比较及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受欢迎和被拒绝儿童的隐喻感比较及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28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