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第一注视点的区域选择对面孔识别种族效应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20 16:13

  本文关键词:第一注视点的区域选择对面孔识别种族效应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们知觉和识别不同种族的面孔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们知觉和识别本族面孔的能力显著好于知觉和识别他族面孔。这一现象被称为种族效应(ORE, the Other-Race Effect)。面孔区域专家化假说认为,在面孔专家化的过程中,人们在提取面孔信息上表现出区域选择性,眼睛区域是专家化区域。种族效应是由于人们提取本族面孔眼睛区域信息的效率比他族面孔高。有研究发现,面孔知觉和面孔识别都是非常快速的过程,可能一个注视点,也就是第一注视点,就足够了。那么,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与种族效应是否有关?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操控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和记录被试的眼动情况来考察面孔知觉和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与面孔区域及第一注视点的关系。研究一中,我们使用知觉匹配范式考察了亚洲被试在面孔知觉任务中的种族效应。结果发现:(1)在自由观看任务中,被试识别本族面孔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他族面孔,即存在种族效应;(2)在改变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的任务中,当第一注视点在眼睛区域时种族效应的效应量最大,当第一注视点在嘴巴区域时种族效应减弱,当第一注视点在鼻子区域时种族效应消失。研究一的结果表明,眼睛区域对面孔知觉种族效应的贡献最大,并且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可以调节种族效应的大小。研究二中,我们使用眼动技术和记忆再认范式考察了亚洲被试在面孔识别任务中的种族效应以及在完成识别任务过程中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1)在自由观看任务中,不论是识别本族面孔还是他族面孔,被试识别面孔时第一注视点都是在眼睛区域,而总的注视时间上,对鼻子区域的注视最多,并且此时种族效应存在;(2)在改变第一注视点的任务中,当提示点在眼睛区域时识别本族面孔的绩效显著高于识别他族面孔的绩效,提示点在鼻子区域时种族效应减弱甚至消失;(3)改变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使得被试的注视模式也发生了改变,表现在总的注视时长上对鼻子区域的注视时间不再是最多的。研究二的结果表明,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可以调节种族效应的大小,并且面孔识别种族效应的出现与总的注视时长的分布无关。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1)支持了面孔区域专家化理论,以及眼睛区域是专家化区域;(2)表明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可以调节面孔知觉和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
【关键词】:种族效应 面孔知觉 面孔识别 第一注视点 眼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研究背景10-18
  • 1.1 面孔知觉和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10
  • 1.2 种族效应的理论解释10-13
  • 1.2.1 接触经验假说对种族效应的解释10-11
  • 1.2.2 整体加工假说对种族效应的解释11-12
  • 1.2.3 面孔专家化假说对种族效应的解释12-13
  • 1.2.4 小结13
  • 1.3 面孔信息及其在种族效应中的作用13-15
  • 1.3.1 结构信息与特征信息在种族效应中的作用14-15
  • 1.3.2 面孔区域信息在种族效应中的作用15
  • 1.4 区域效应、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和注视点分布15-18
  • 1.4.1 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和面孔知觉种族效应16
  • 1.4.2 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注视点分布和面孔识别种族效应16-18
  • 2 问题提出和研究构思18-21
  • 2.1 研究一的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18
  • 2.2 研究二的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18-19
  • 2.3 研究意义19-20
  • 2.4 创新点20-21
  • 3 研究一: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对面孔知觉的种族效应的影响21-27
  • 3.1 实验1:自由观看条件下亚洲被试在面孔知觉任务中的种族效应21-24
  • 3.1.1 实验目的21
  • 3.1.2 实验方法21-23
  • 3.1.3 实验结果23-24
  • 3.2 实验2:改变第一注视点的条件下亚洲被试在面孔知觉任务中的种族效应24-26
  • 3.2.1 实验目的24
  • 3.2.2 实验方法24-25
  • 3.2.3 实验结果25-26
  • 3.3 研究一讨论26-27
  • 4 研究二:第一注视点所在区域对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的影响27-47
  • 4.1 实验3:自由观看条件下亚洲被试在面孔识别任务中的种族效应27-34
  • 4.1.1 实验目的27
  • 4.1.2 实验方法27-29
  • 4.1.3 实验结果29-33
  • 4.1.4 实验3讨论33-34
  • 4.2 实验4a:改变第一注视点的条件下亚洲被试在面孔识别任务中的种族效应34-40
  • 4.2.1 实验目的34-35
  • 4.2.2 实验方法35-36
  • 4.2.3 实验结果36-40
  • 4.3 实验4b:第一注视点控制的条件下亚洲被试在面孔识别任务中的种族效应40-46
  • 4.3.1 实验目的41
  • 4.3.2 实验方法41-42
  • 4.3.3 实验结果42-46
  • 4.4 研究二讨论46-47
  • 5 总讨论47-54
  • 5.1 种族效应与区域选择性47
  • 5.2 种族效应、第一注视点和接触经验47-49
  • 5.3 种族效应与眼动模式49-50
  • 5.4 第一注视点与整体加工50-51
  • 5.5 面孔知觉种族效应与面孔识别种族效应51
  • 5.6 第一注视点与社会认知51-54
  • 6 结论与展望54-55
  • 6.1 结论54
  • 6.2 局限和展望54-55
  • 参考文献55-60
  • 附录60-63
  • 致谢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小虎,罗跃嘉,魏景汉,王国锋;面孔识别的认知模型与电生理学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3期

2 李清;王晓辰;;关于“面孔识别”的模块性的理论探讨[J];心理研究;2008年04期

3 赵瑞芳;胡溥;;面孔识别中跨种族效应的形成及对策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年17期

4 隋雪;李平平;张晓利;;熟悉面孔与陌生面孔识别的差异[J];心理科学;2012年06期

5 杨红升;自我面孔识别的独特性[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6 李琰琰;钱秀莹;;面孔识别真的具有特殊性吗?[J];人类工效学;2006年02期

7 杨红升;黄希庭;;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8 周国梅;张璐然;曾伟贤;;面孔识别的本族效应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9 刘凌;杨丽珠;;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刘华孝;周国梅;;面孔识别的整体/分析加工研究范式[J];心理科学;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苓;陈旭;;自我面孔识别的研究现状与展望[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赵荣华;王争艳;;婴儿面孔识别的发展及其机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宋江宁;王韵琦;张力;;自我面孔识别中的视野优势[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李怡娜;兰继军;;面孔识别的种族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屈塬;;自我面孔识别的脑功能偏侧化[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晶晶;;维吾尔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刘一;韩世辉;;人身威胁对内隐自我面孔识别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昱;高湘萍;;双胞胎自我面孔识别:个案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贾z严,

本文编号:319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19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6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