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社区居民的未来时间洞察力、睡眠质量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9-19 12:01
目的通过构建中介模型,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居民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对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在线调查测量社区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睡眠质量、未来时间洞察力以及应对方式,共收回有效数据701份。结果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后,未来时间洞察力对疫情下被试的生活满意度(β=0.183,P<0.05)和睡眠质量(β=0.089,P<0.05)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此外,应对方式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值为0.066,95%CI:0.034~0.109),以及未来时间洞察力和睡眠质量(中介效应值为0.065,95%CI:0.033~0.104)之间起中介作用。结论高未来时间洞察力的个体在疫情下更能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且他们主要通过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应对挫折以保持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此外,应当重视疫情下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居民保持对未来的积极态度,在疫情困难时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
【文章来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7(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1.2 测量工具
1.2.1 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
1.2.2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1.2.3 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2.2 不同性别、不同群体被试的生活满意度、睡眠质量、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应对倾向差异
2.3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2.4 中介效应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性情绪疗法视角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J]. 董洪哲. 医学与社会. 2020(05)
[2]新冠肺炎流行期心理自助方法详解[J]. 石川,钱英,李雪,李雪霓,杨磊,刘琦,潘成英,孙新宇,黄薛冰,柳学华,姜思思,马湘雲,孙伟,徐建芳,邢颖,王天姿,廖金敏,周书喆,何萤萤,井军君,高兵玲,黄剑,唐登华,马弘,孙洪强,陆林,吕秋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3]新冠肺炎流行期针对大众心理健康的建议[J]. 常蕾,黄薛冰,赵梦婕,马宁,孙伟,师乐,范滕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4]新冠肺炎流行期青少年的心理呵护[J]. 王慧,李雪,敦玥,刘豫鑫,李江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5]新冠肺炎流行期社会心理响应建议[J]. 唐登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6]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7]我国灾害心理与行为研究[J]. 刘正奎,吴坎坎,王力.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8]应对方式对灾后重建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J]. 汤晶晶,苗丹民,朱霞,孙云峰,杨业兵.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9)
[9]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 李华强,范春梅,贾建民,王顺洪,郝辽钢. 管理世界. 2009(06)
[10]“桑美”台风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J]. 黄小忠,孙炳海,李伟健.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3)
硕士论文
[1]时间洞察力:问卷修订及对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D]. 王晨.西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01577
【文章来源】: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17(03)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1.2 测量工具
1.2.1 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
1.2.2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1.2.3 生活满意度和睡眠质量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2.2 不同性别、不同群体被试的生活满意度、睡眠质量、未来时间洞察力及应对倾向差异
2.3 各变量相关性分析
2.4 中介效应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理性情绪疗法视角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J]. 董洪哲. 医学与社会. 2020(05)
[2]新冠肺炎流行期心理自助方法详解[J]. 石川,钱英,李雪,李雪霓,杨磊,刘琦,潘成英,孙新宇,黄薛冰,柳学华,姜思思,马湘雲,孙伟,徐建芳,邢颖,王天姿,廖金敏,周书喆,何萤萤,井军君,高兵玲,黄剑,唐登华,马弘,孙洪强,陆林,吕秋云.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3]新冠肺炎流行期针对大众心理健康的建议[J]. 常蕾,黄薛冰,赵梦婕,马宁,孙伟,师乐,范滕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4]新冠肺炎流行期青少年的心理呵护[J]. 王慧,李雪,敦玥,刘豫鑫,李江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5]新冠肺炎流行期社会心理响应建议[J]. 唐登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0(03)
[6]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7]我国灾害心理与行为研究[J]. 刘正奎,吴坎坎,王力.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8]应对方式对灾后重建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J]. 汤晶晶,苗丹民,朱霞,孙云峰,杨业兵.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9)
[9]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风险感知与应急管理——以5·12汶川地震为例[J]. 李华强,范春梅,贾建民,王顺洪,郝辽钢. 管理世界. 2009(06)
[10]“桑美”台风下受创学生的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态度的影响[J]. 黄小忠,孙炳海,李伟健.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3)
硕士论文
[1]时间洞察力:问卷修订及对风险驾驶行为的影响[D]. 王晨.西南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401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40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