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阅读中词N+2的预视信息对高频词N+1加工影响的眼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03:39
预视效应是当前的阅读的眼动模型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使用边界范式对词N+2的预视效应进行研究中发现,词N+2的预视对词N+1的加工会产生显著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对这种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希望研究词N+1的预视类型是否会对这种影响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包括3个实验:实验一采用了2(目标字预视类型:目标预视,控制预视)×2(字N+2的预视类型:同一预视,非字预视)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考察词N+2的预视类型对不同目标字预视的加工产生的影响。实验二同样采用了2(目标字的预视类型:目标预视,控制预视)×2(字N+2的预视类型:同一预视,非字预视)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与实验一不同的是字N+2与目标字为正字法相似的字,主要检验当目标字的预视为控制预视时字N+2的预视对目标字加工产生的影响。实验三采用了2(目标字的预视类型:目标预视,少笔划数字预视)×2(字N+2的预视类型:同一预视,目标相似字预视)的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主要检验当目标字的预视为低加工负荷的预视时字N+2的预视对目标字加工产生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字N+2预视对目标字的加工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阅读过程中的知觉广度
1.2 眼动的控制模型
1.3 眼动控制模型的争论
1.3.1 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
1.3.2 预视效应
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假设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一
3.1.1 研究方法
3.1.1.1 实验设计
3.1.1.2 被试
3.1.1.3 实验材料
3.1.1.4 实验仪器
3.1.1.5 实验程序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基于字的分析
3.1.2.2 基于词的分析
3.1.2.3 进一步分析
3.1.3 讨论
3.2 实验二
3.2.1 研究方法
3.2.1.1 实验设计
3.2.1.2 被试
3.2.1.3 实验材料
3.2.1.4 实验仪器
3.2.1.5 实验程序
3.2.2 结果分析
3.2.2.1 基于字单位数据结果
3.2.2.2 基于词的分析
3.2.2.3 进一步分析
3.2.3 讨论
3.3 实验三
3.3.1 研究方法
3.3.1.1 实验设计
3.3.1.2 被试
3.3.1.3 实验材料
3.3.1.4 实验仪器
3.3.1.5 实验程序
3.3.2 结果分析
3.3.2.1 基于字单位数据结果
3.2.2.2 基于词的分析
3.2.2.3 进一步分析
3.3.3 讨论
4. 总讨论
4.1 字N+2的预视对目标词加工产生的影响
4.2 副中央凹的加工对当前注视字、词的注视产生的影响
4.3 预视效应
4.4 字N+2的预视效应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J]. 白学军,刘娟,臧传丽,张慢慢,郭晓峰,闫国利.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2]阅读中重要眼动控制模型的核心架构[J]. 吴俊,莫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3]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J]. 闫国利,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03)
[4]E-Z阅读者模型的新进展[J]. 胡笑羽,刘海健,刘丽萍,臧传丽,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 2007(01)
[5]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J].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3(05)
[6]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综述[J]. 闫国利,白学军,陈向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02)
[7]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J]. 陈宝国,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1(01)
博士论文
[1]中文复合词预视加工的眼动研究[D]. 崔磊.天津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非注视词的词汇特性对注视词加工作用的发展研究[D]. 胡笑羽.天津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41555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阅读过程中的知觉广度
1.2 眼动的控制模型
1.3 眼动控制模型的争论
1.3.1 副中央凹-中央凹效应
1.3.2 预视效应
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假设
3. 实验研究
3.1 实验一
3.1.1 研究方法
3.1.1.1 实验设计
3.1.1.2 被试
3.1.1.3 实验材料
3.1.1.4 实验仪器
3.1.1.5 实验程序
3.1.2 结果与分析
3.1.2.1 基于字的分析
3.1.2.2 基于词的分析
3.1.2.3 进一步分析
3.1.3 讨论
3.2 实验二
3.2.1 研究方法
3.2.1.1 实验设计
3.2.1.2 被试
3.2.1.3 实验材料
3.2.1.4 实验仪器
3.2.1.5 实验程序
3.2.2 结果分析
3.2.2.1 基于字单位数据结果
3.2.2.2 基于词的分析
3.2.2.3 进一步分析
3.2.3 讨论
3.3 实验三
3.3.1 研究方法
3.3.1.1 实验设计
3.3.1.2 被试
3.3.1.3 实验材料
3.3.1.4 实验仪器
3.3.1.5 实验程序
3.3.2 结果分析
3.3.2.1 基于字单位数据结果
3.2.2.2 基于词的分析
3.2.2.3 进一步分析
3.3.3 讨论
4. 总讨论
4.1 字N+2的预视对目标词加工产生的影响
4.2 副中央凹的加工对当前注视字、词的注视产生的影响
4.3 预视效应
4.4 字N+2的预视效应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文阅读过程中的副中央凹预视效应[J]. 白学军,刘娟,臧传丽,张慢慢,郭晓峰,闫国利. 心理科学进展. 2011(12)
[2]阅读中重要眼动控制模型的核心架构[J]. 吴俊,莫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3]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J]. 闫国利,白学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7(03)
[4]E-Z阅读者模型的新进展[J]. 胡笑羽,刘海健,刘丽萍,臧传丽,白学军. 心理学探新. 2007(01)
[5]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Ⅱ)[J]. 陈宝国,王立新,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3(05)
[6]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综述[J]. 闫国利,白学军,陈向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02)
[7]汉字识别中形音义激活时间进程的研究(Ⅰ)[J]. 陈宝国,彭聃龄. 心理学报. 2001(01)
博士论文
[1]中文复合词预视加工的眼动研究[D]. 崔磊.天津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非注视词的词汇特性对注视词加工作用的发展研究[D]. 胡笑羽.天津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41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541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