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城建移民心理和谐现状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5 16:14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旧城改造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中旧城改造的进程,出现了一大批特殊的群体即城建移民。站在城市建设第一线的城建移民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巨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心理和谐的理念,之后各领域纷纷引入了心理和谐这一理念,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在城市建设影响下产生的相对处于弱势的城建移民,探讨他们的心理和谐、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子研究:研究一,《城建移民心理和谐问卷》的修订;研究二,城建移民心理和谐现状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其中研究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城建移民心理和谐、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的总体状况;(2)城建移民心理和谐、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比较;(3)城建移民心理和谐、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城建移民的总体心理和谐、生活满意度和生存质量均显著低于一般民众;(2)城建移民整体心理和谐水平不高,平均得分3.25分,其心理基本和谐,在性别、年龄、移民时间和现住房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3)移民时...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城建移民心理和谐现状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生存质量关系的研究


不同年龄段城建移民心理和谐值分布特征

总体分布,值分布,心理和谐,程度


8 岁(青年初期)、19 至 35 岁(成年初期,亦称青年后期)、36 至 60 岁期)、60 岁以上(成年晚期,亦称老年期)四个阶段,分别以 1、2、。结果如图 3.1 所示:不同年龄的城建移民的心理和谐总体分布呈上升 35 岁是城建移民心理和谐总体趋势的一个节点,在 19 至 35 岁之前,心理和谐上升趋势较为平缓;在 19 至 35 岁之后,城建移民心理和谐加快。在心理和谐人际氛围维度上,城建移民心理和谐在 19 至 35 岁趋势明显;在 19 至 35 岁之后,上升趋势逐步变缓,在 36 岁只 60 岁度下降。在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两个分维度上,19 至 35 岁是城建移民的分水岭,在 19 至 35 岁之前,城建移民的心理和谐呈明显下降趋势至 35 岁之后城建移民心理和谐呈显著上升趋势。在自我状态分维度上0 岁是城建移民心理和谐的分水岭,在 36 至 60 岁之前,城建移民心理稳上升趋势,在 36 至 60 岁之后城建移民心理和谐下降趋势。如图所移民的心理和谐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说明年龄是影响城建移民心理素之一。

值分布,心理和谐,公务员,私企


图 3.4 不同职业城建移民心理和谐值分布特征如图 3.4,将城建移民所从事的职业划分为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外私企员工、个体户和其他职业五类,在五个从事行业中,企事业单位员工企及私企员工、个体户和其他职业四类城建移民的心理和谐均达到了 3 分心理基本和谐;公务员心理和谐水平在五个分类中最低,其心理和谐低于,较为不和谐。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社会对公务员的角色定位偏差造成的访谈过程中,有 8 位访谈对象表示其对公务员的理解就是“当官的”,接受的在校学生均表示毕业后最为期待的理想职业就是公务员。而被访谈到的员则表示大部分民众对公务员的理解很是片面,甚至他们的亲友都觉得公就是万能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让他们很是困扰。这些偏差可能影了公务员的心理和谐水平,同时,本次抽样调查中公务员这一群体样本较可能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民心理和谐的结构特征[J]. 李辉,白新杰,赵志良.  心理研究. 2011(05)
[2]心理和谐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研究——以重庆民众的调查为例[J]. 陈正.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3]心理和谐的构建及其现实意义[J]. 张积标,吴大兴.  卫生软科学. 2010(01)
[4]中国古代心理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J]. 何东亮.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4)
[5]5·12汶川地震灾区居民的心理和谐状况及与政府满意度的关系[J]. 白新文,任孝鹏,郑蕊,李纾.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3)
[6]我国民众心理和谐状况研究[J]. 心理和谐研究项目组.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02)
[7]试论心理和谐的层次性及其对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J]. 陶欣欣.  求实. 2008(03)
[8]中国工程性移民法研究[J]. 黄东东.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8(01)
[9]石家庄市居民心理和谐状况研究[J]. 石国兴,林乃磊,祝伟娜,张丽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
[10]浅释“心理和谐”[J]. 俞国良.  前线. 2007(03)

硕士论文
[1]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心理和谐研究[D]. 葛宁.西安石油大学 2010
[2]甘肃地区农村移民适应性研究[D]. 朱晓静.西北师范大学 2009
[3]三峡库区(重庆段)农转非移民就业教育研究[D]. 王媛媛.西南大学 2008
[4]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D]. 陈娟.西南交通大学 2006
[5]山西农民价值取向与生活满意度及其关系研究[D]. 熊满婷.山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6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26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