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大学生童年期心理虐待和儿童虐待认知与潜在施虐倾向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2-06-01 21:15
  <正>心理虐待是指与儿童有亲密关系和责任义务的人对其产生的持续、反复、不适宜的行为[1]。相比于躯体虐待,心理虐待更容易产生消极、隐蔽、普遍的复杂结果。虐待经历导致个体形成不安全依恋,成人后,此种依恋更有可能体现在个体与其子女的关系中[2]。有受虐经历的成年人更容易卷入犯罪行为并虐待自己的子女[3]。儿童虐待认知是指个体对于儿童虐待的看法,主要包括对儿童虐待构成的认知、对虐待行为的态度。个体的儿童虐待认知与其对儿童的施虐倾向密切相关[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工具
        1.2.1 儿童心理虐待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Maltreatment Scale,CPMS)[9]
        1.2.2 儿童虐待认知量表(Perception of Child Maltreatment Scale,PCMS)[10]
        1.2.3父母体罚行为的调查工具[11]
    1.3统计方法
2 结 果
    2.1共同方法偏差
    2.2 童年期心理虐待的发生率
    2.3童年期心理虐待、虐待认知、施虐倾向的关系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儿童虐待的认知量表在大学生群体的修订[J]. 刘天牧,刘爱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11)
[2]大学生网络暴力游戏与攻击行为的关系:暴力态度的中介作用[J]. 陈海英,刘衍玲,崔文波.  中国特殊教育. 2012(08)
[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研究[J]. 陈玉焕,赵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04)
[4]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体罚态度的中介作用[J]. 邢晓沛,张燕翎,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6)
[5]儿童心理虐待量表的修订和信效度检验[J]. 潘辰,邓云龙,管冰清,罗学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04)
[6]父母对体罚的态度与其体罚行为的关系[J]. 邢晓沛,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06)
[7]457名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与心理健康[J]. 谢智静,唐秋萍,常宪鲁,邓云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01)
[8]大学生儿童期心理虐待经历与个性特征的关系[J]. 廖英,邓云龙,潘辰.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7(06)



本文编号:3652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52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