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概念双重隐喻的加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9 19:38
道德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隐喻是道德存在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隐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因此,本研究采用道德词汇作为实验材料,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道德概念的空间隐喻和大小隐喻的双重隐喻加工机制。道德隐喻的种类主要包括道德的垂直空间隐喻、道德的大小隐喻、道德的身体洁净隐喻、道德的颜色隐喻和道德的温度隐喻等,其中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和大小隐喻是道德隐喻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类,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和大小隐喻,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水平来探讨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和大小隐喻在隐喻的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加工机制,以及两种隐喻类型如何影响道德概念的隐喻加工过程。实验1采用纸笔测验,从外显水平探讨道德概念的双重隐喻加工机制,结果发现道德概念词汇与字体大小之间形成的“道德与大,不道德与小”的联结快于道德概念词汇与垂直空间方位之间形成的“道德与上,不道德与下”的联结,说明在外显水平,道德概念优先进行了字体大小的隐喻加工。实验2目的是采用空间Stroop范式探究内隐水平的道德概念双重隐喻加工机制,结果仍发现道德概念词汇与字体大小之间形成的“道德与大,不道德与小”的联结快于道德概念词汇与垂直...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实验la的图示??3.1.6
图2实验lb的图例??
图3实验2a的流程图??4.1.6实验结果??表3被试的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句子启动范式下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J]. 贾宁,陈换娟,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5)
[2]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J]. 鲁忠义,郭娟,冯晓慧. 心理科学. 2017(05)
[3]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的维度[J]. 杨继平,郭秀梅,王兴超. 心理学报. 2017(07)
[4]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J]. 鲁忠义,郭少鹏,蒋泽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5]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双向性及不平衡性[J]. 鲁忠义,贾利宁,翟冬雪. 心理学报. 2017(02)
[6]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认知发展[J]. 翟冬雪,鲁雅乔,鲁忠义. 心理科学. 2016(05)
[7]盲青少年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兼论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对空间意象图式发展的影响[J]. 张付海,张积家,董琳,赵瑜,李艳梅.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6)
[8]大学生道德概念的重量与洁净隐喻[J]. 刘钊,丁凤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9]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双向映射[J]. 贾宁,蒋高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2)
[10]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J]. 尹新雅,鲁忠义. 心理科学. 2015(05)
硕士论文
[1]多重隐喻视角下注意对权力概念隐喻激活的作用[D]. 田昊月.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社会地位的概念隐喻及其映射双向性[D]. 何翔.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研究[D]. 殷宏淼.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权力的上下和大小隐喻及表征关系[D]. 邓棉琳.华东师范大学 2013
[5]道德人格的隐喻表征维度研究[D]. 许闯.广西师范大学 2012
[6]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 王锃.河北师范大学 2012
[7]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 许晓迪.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93985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实验la的图示??3.1.6
图2实验lb的图例??
图3实验2a的流程图??4.1.6实验结果??表3被试的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m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句子启动范式下的道德概念空间隐喻: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J]. 贾宁,陈换娟,鲁忠义.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5)
[2]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J]. 鲁忠义,郭娟,冯晓慧. 心理科学. 2017(05)
[3]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的维度[J]. 杨继平,郭秀梅,王兴超. 心理学报. 2017(07)
[4]道德概念大小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映射关系[J]. 鲁忠义,郭少鹏,蒋泽亮.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5]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理解中的映射:双向性及不平衡性[J]. 鲁忠义,贾利宁,翟冬雪. 心理学报. 2017(02)
[6]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认知发展[J]. 翟冬雪,鲁雅乔,鲁忠义. 心理科学. 2016(05)
[7]盲青少年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兼论社会环境和生活经验对空间意象图式发展的影响[J]. 张付海,张积家,董琳,赵瑜,李艳梅.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6)
[8]大学生道德概念的重量与洁净隐喻[J]. 刘钊,丁凤琴.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9]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双向映射[J]. 贾宁,蒋高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6(02)
[10]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J]. 尹新雅,鲁忠义. 心理科学. 2015(05)
硕士论文
[1]多重隐喻视角下注意对权力概念隐喻激活的作用[D]. 田昊月.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社会地位的概念隐喻及其映射双向性[D]. 何翔.四川师范大学 2018
[3]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研究[D]. 殷宏淼.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权力的上下和大小隐喻及表征关系[D]. 邓棉琳.华东师范大学 2013
[5]道德人格的隐喻表征维度研究[D]. 许闯.广西师范大学 2012
[6]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 王锃.河北师范大学 2012
[7]现代汉语社会地位的空间隐喻实验研究[D]. 许晓迪.上海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93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9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