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民警配枪心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31 19:49
公安民警因职业的危险性需要在警务工作中配备警用装备,而警用枪支是公安民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单警装备之一。由此,公安民警的配枪心理将直接影响在涉枪事件中对事件的处置、现场的控制、自身的保护和人民的安全。通过对公安民警的配枪心理的现状、特征、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提出符合当下公安民警配枪心理状况的调节对策和建议,对公安民警配枪心理进行有效地疏导,从而降低公安民警在涉枪事件中的风险,维护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公安民警配枪心理现状
(一)“爱”
(二)“恨”
(三)“怕”
二、公安民警配枪心理特征
(一)隐蔽性
(二)连续性
(三)渐变性
三、公安民警配枪心理形成原因
(一)主观原因
1. 认知因素
2. 情绪因素
(二)客观原因
1. 法律法规不完善
2. 执法要求加大执法难度
3. 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性
四、对策及建议
(一)调整对警用枪支的认识
(二)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
(三)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训练
(四)多个渠道提升射击水平
(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安院校学员手枪射击心理干预训练研究[J]. 郭庆国.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06)
[2]警察用枪困境的心理原因剖析[J]. 王相军,蔡跃东,陈礼杰. 学理论. 2012(20)
[3]浅谈中国警察开枪后的心理干预[J]. 李文敏.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硕士论文
[1]我国警察武器使用制度问题研究[D]. 王银肖.郑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9961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公安民警配枪心理现状
(一)“爱”
(二)“恨”
(三)“怕”
二、公安民警配枪心理特征
(一)隐蔽性
(二)连续性
(三)渐变性
三、公安民警配枪心理形成原因
(一)主观原因
1. 认知因素
2. 情绪因素
(二)客观原因
1. 法律法规不完善
2. 执法要求加大执法难度
3. 社会舆论的不良导向性
四、对策及建议
(一)调整对警用枪支的认识
(二)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
(三)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训练
(四)多个渠道提升射击水平
(五)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安院校学员手枪射击心理干预训练研究[J]. 郭庆国. 辽宁警察学院学报. 2017(06)
[2]警察用枪困境的心理原因剖析[J]. 王相军,蔡跃东,陈礼杰. 学理论. 2012(20)
[3]浅谈中国警察开枪后的心理干预[J]. 李文敏.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硕士论文
[1]我国警察武器使用制度问题研究[D]. 王银肖.郑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99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699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