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12-09 23:07
高中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栋梁,他们一直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关注,这些群体给予的有形和无形的压力也一点点撞击着他们稚嫩的心灵。当然,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但若知觉到压力之后采取了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对他们心理的健康成长来说,反而是种阻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评估目前高中生的压力知觉水平,压力应对方式以及心理弹性水平,并进一步探讨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和心理弹性两两之间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同时达到帮助高中生顺利实现各项心理发展任务的目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为开展高中生素质教育提供了参考数据。 本研究采用压力知觉量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对87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高中生压力知觉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2、高中生心理弹性总体偏好。 3、高中生更容易采用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 4、高中生的压力知觉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来源地、年级上差异显著。 5、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来源地、年级上差异显著。 6、高中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专业、是否独生、来源地、年级...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压力知觉
2.1.1 压力知觉定义
2.1.2 压力知觉的测量
2.1.3 国外关于压力知觉的研究
2.1.4 国内关于压力知觉的研究
2.2 心理弹性
2.2.1 国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2.3 应对方式
2.3.1 应对方式定义
2.3.2 应对方式的测量
2.3.3 国外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2.3.4 国内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3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高中生压力知觉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5.1.1 压力知觉各维度及总体情况分析
5.1.2 压力知觉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5.2 高中生心理弹性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5.2.1 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体情况分析
5.2.2 心理弹性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5.3 高中生应对方式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5.3.1 应对方式各维度及总体情况分析
5.3.2 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5.4 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5.4.1 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5.4.2 压力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5.4.3 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5.5 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5.1 指向问题的应对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2 问题解决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3 寻求社会支持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4 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5 忍耐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6 逃避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7 发泄情绪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8 幻想,否认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6 讨论
6.1 高中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现状分析特点
6.1.1 高中生压力知觉的现状分析
6.1.2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6.1.3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
6.2 高中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6.2.1 高中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6.2.2 高中生压力知觉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6.2.3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6.2.4 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7 结论
8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J]. 吴煜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3)
[2]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 张旭东,刘卫川,曹卉.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3(01)
[3]农村青少年的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执行功能、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 李阳,曹枫林,崔乃雪,李玉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9)
[4]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 朱清,范方,郑裕鸿,孙仕秀,张露,田卫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4)
[5]初中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 韩艳萍,胡其图.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01)
[6]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江瑞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7]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李鹏,刘爱书.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12)
[8]初中生依恋风格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 代辉,李义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0)
[9]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J]. 张佳佳,李敏,彭李,韩爱华,廖文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3)
[10]公务员压力知觉水平及应对方式研究[J]. 梅彩菊,汪永光,许百华,沈连湘. 浙江预防医学. 2011(05)
硕士论文
[1]高中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王瑶.沈阳师范大学 2012
[2]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 王春振.曲阜师范大学 2011
[3]大学生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D]. 陈功兴.广西师范大学 2011
[4]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朱玉梅.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5]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张苏.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15552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压力知觉
2.1.1 压力知觉定义
2.1.2 压力知觉的测量
2.1.3 国外关于压力知觉的研究
2.1.4 国内关于压力知觉的研究
2.2 心理弹性
2.2.1 国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2.2.2 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2.3 应对方式
2.3.1 应对方式定义
2.3.2 应对方式的测量
2.3.3 国外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2.3.4 国内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 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3 数据处理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高中生压力知觉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5.1.1 压力知觉各维度及总体情况分析
5.1.2 压力知觉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5.2 高中生心理弹性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5.2.1 心理弹性各维度及总体情况分析
5.2.2 心理弹性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5.3 高中生应对方式特征变量上的差异研究
5.3.1 应对方式各维度及总体情况分析
5.3.2 应对方式的人口学变量特点
5.4 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5.4.1 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5.4.2 压力知觉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5.4.3 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5.5 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5.5.1 指向问题的应对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2 问题解决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3 寻求社会支持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4 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5 忍耐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6 逃避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7 发泄情绪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5.5.8 幻想,否认与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的关系
6 讨论
6.1 高中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心理弹性现状分析特点
6.1.1 高中生压力知觉的现状分析
6.1.2 高中生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6.1.3 高中生心理弹性的现状分析
6.2 高中生压力知觉、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6.2.1 高中生压力知觉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6.2.2 高中生压力知觉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6.2.3 高中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弹性的关系
6.2.4 应对方式在压力知觉和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7 结论
8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自我分化在压力知觉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J]. 吴煜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3)
[2]高中生心理弹性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J]. 张旭东,刘卫川,曹卉.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3(01)
[3]农村青少年的多重侵害与情绪行为问题:执行功能、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 李阳,曹枫林,崔乃雪,李玉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09)
[4]心理弹性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状之间的中介和调节:以汶川地震后的青少年为例[J]. 朱清,范方,郑裕鸿,孙仕秀,张露,田卫卫.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04)
[5]初中生压力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 韩艳萍,胡其图.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2(01)
[6]藏族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 江瑞辰.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7]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李鹏,刘爱书.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12)
[8]初中生依恋风格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J]. 代辉,李义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0)
[9]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J]. 张佳佳,李敏,彭李,韩爱华,廖文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3)
[10]公务员压力知觉水平及应对方式研究[J]. 梅彩菊,汪永光,许百华,沈连湘. 浙江预防医学. 2011(05)
硕士论文
[1]高中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王瑶.沈阳师范大学 2012
[2]高中生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研究[D]. 王春振.曲阜师范大学 2011
[3]大学生完美主义、沉思与抑郁的关系[D]. 陈功兴.广西师范大学 2011
[4]大学生压力知觉、心理弹性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朱玉梅.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5]中学生心理弹性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 张苏.四川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155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1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