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面孔识别的自我群体偏向

发布时间:2023-02-12 10:52
  面孔认知研究表明,人们识别和再认自己所属群体(如种族、性别、年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群体面孔的成绩。近年来围绕面孔识别的这种自我群体偏向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者提出了知觉经验说和社会认知论两种理论来解释其认知加工机制,而类别化-个性化模型和双路径模型则是将两种理论分别加以整合提出的新解释。研究者还对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任务等因素对自我群体偏向的影响。提升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研究的生态效度,构建整合性理论模型以及加强跨文化和本土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自我群体偏向的概念与普遍性
2 自我群体偏向的认知加工过程
    2.1 面孔识别自我群体时的编码过程
    2.2 面孔识别自我群体的认知神经机制
3 影响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的主要因素
    3.1 评价者因素
        3.1.1 自我参照
        3.1.2 个体对互动结果的期待
    3.2 评价对象的情绪与背景线索
        3.2.1 情绪情感
        3.2.2 生态背景
    3.3 研究的任务与操作
        3.3.1 指导语差异
        3.3.2 加工深度
4 解释自我群体偏向的理论模型
    4.1 知觉经验说
    4.2 社会认知论
    4.3 整合的类别化-个性化模型和双路径模型
        4.3.1 类别化-个性化模型
        4.3.2 双路径模型
5 研究展望



本文编号:3740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740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