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中学生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3 22:08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只是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家维果斯基曾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说明了教学是如何帮助学生完成发展任务的。学生只有完成那些独立解决有些困难,但通过他人指点就可以完成的学业任务时,才能得到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向他人寻求帮助是必不可少的。学业求助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应运而生了,并受到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国内外的研究者对学业求助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包括它的定义、类型、测量、过程、影响因素等等,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然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对于学业求助我们最关注的还是学生们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业求助行为,因为了解了原因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本研究选取了河南某地的初中和高中生作为被试,分别从城镇和农村选取602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特点、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并重点探讨了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两个内部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中学生的工具性求助—同学、执行性求助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女生在这些行为上的表现都显著高于男生;农村学生的回避求助行为显著高于城镇学生;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业求助行为差异显著; 2、不同来源的学生学业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学生的学业效能感显著低于城镇学生;学业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的学业效能感显著高于高中生; 3、中学生学业归因不存在来源地和性别上的差异,仅在年级上存在差异,但是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学生并没有固定的归因模式,他们的归因倾向还在不断变化; 4、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工具性求助—老师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内部可控归因等存在正相关,和内部不可控归因、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等存在负相关;工具性求助—同学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内部可控归因等存在正相关,和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等存在负相关;执行性求助、回避求助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内部可控归因等存在负相关,和内部不可控归因、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等存在正相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内部可控归因存在正相关,和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等存在负相关;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和内部可控归因存在正相关,和内部不可控归因、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存在负相关; 5、内部可控归因对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内部不可控归因、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对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对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业效能感对工具性求助(老师,同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执行性求助和回避求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内部可控归因对学业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内部不可控归因、外部可控归因、外部不可控归因对学业效能感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6、学业归因可以直接影响学业求助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求助行为。
【关键词】:初中生 高中生 学业归因 学业效能感 学业求助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引言11-13
  • 1 研究综述13-25
  • 1.1 学业求助行为的研究13-18
  • 1.1.1 学业求助行为的界定13
  • 1.1.2 学业求助行为的类型13-15
  • 1.1.3 学业求助行为的过程15
  • 1.1.4 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15-18
  • 1.2 学业归因的研究18-20
  • 1.2.1 归因及归因理论18-19
  • 1.2.2 学业归因的定义19
  • 1.2.3 中学生学业归因特点的研究19-20
  • 1.3 学业效能感的研究20-21
  • 1.3.1 学业效能感的定义20-21
  • 1.3.2 学业效能感的结构21
  • 1.3.3 中学生学业效能感特点的研究21
  • 1.4 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三者关系的研究21-25
  • 1.4.1 学业归因和学业求助行为21-22
  • 1.4.2 学业归因和学业效能感22
  • 1.4.3 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22-25
  • 2 问题提出25-27
  • 2.1 问题提出25
  • 2.2 研究意义25-26
  • 2.3 研究的目的26
  • 2.4 研究假设26-27
  • 3 研方法究27-29
  • 3.1 研究对象27
  • 3.2 研究工具27-28
  • 3.3 施测过程28
  • 3.4 数据处理28-29
  • 4 研究结果及分析29-45
  • 4.1 中学生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以及学业求助行为的总体状况29
  • 4.1.1 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的总体状况29
  • 4.1.2 中学生学业效能感的总体状况29
  • 4.1.3 中学生学业归因的总体状况29
  • 4.2 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学业求助行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29-33
  • 4.2.1 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29-30
  • 4.2.2 在来源上的差异比较30-31
  • 4.2.3 在年级上的差异比较31-33
  • 4.3 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33-45
  • 4.3.1 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的相关分析33-34
  • 4.3.2 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回归分析34-38
  • 4.3.3 学业归因对学业效能感的回归分析38-39
  • 4.3.4 学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39-45
  • 5 讨论45-51
  • 5.1 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学业效能感、学业归因的特点45-47
  • 5.1.1 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学业效能感、学业归因的整体特点45
  • 5.1.2 中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在性别、来源、年级上的差异45-46
  • 5.1.3 学业效能感在性别、来源、年级上的差异46-47
  • 5.1.4 学业归因在性别、来源、年级上的差异47
  • 5.2 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关系47-48
  • 5.2.1 学业归因和学业求助行为的关系47-48
  • 5.2.2 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关系48
  • 5.2.3 学业归因和学业效能感的关系48
  • 5.3 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对学业求助行为的影响模式48-51
  • 6 研究结论51-53
  • 7 研究的不足和建议53-55
  • 8 对教育的启示55-57
  • 致谢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 A63-65
  • 附录 B65-67
  • 附录 C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月强;马姝娟;李建伟;;初中生学业归因与考试焦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2 李晓东;略论学业求助的意义[J];教育评论;1998年02期

3 杨心德;徐钟庚;陈朝阳;;初中生的自我有效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年03期

4 王凯荣,辛涛,李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5 周国韬,张平,李丽萍,刘晓明;初中生在方程学习中学习能力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年04期

6 陈志霞;课堂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5期

7 李晓东,张炳松;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能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8 俞国良,王永丽;学习不良儿童归因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9 张敏,雷开春,张巧明;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特点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10 张守臣;于清华;井婷;;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学业归因、学业效能感和学业求助行为关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89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9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