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对汉语安慰策略偏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3-14 03:34
当个体处于负性情绪状态时,可能接收到不同对象、不同方式的安慰,而被安慰者对此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好。研究从心理距离角度出发,采用2×2和2×3两个两因素混合实验检验来自不同社会距离条件下安慰者的安慰方式是否让被安慰者产生接受程度偏好差异。结果表明:(1)个体更倾向于接受以肯定消极情绪和分析问题的安慰策略;(2)心理距离与以情绪为中心的安慰策略存在交互作用,与以问题为中心的安慰策略不存在交互作用。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一:心理距离与以情绪为中心的安慰策略对接受偏好的影响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设计
2.2.3 实验材料
2.2.3. 1 情景材料
2.2.3. 2 安慰方式材料
2.2.3. 3 自评材料
2.2.3. 4 IOS量表
2.2.3. 5 实验程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对负性情绪激活与心理距离操纵有效性分析
2.3.2 心理距离对以情绪为中心的安慰策略接受偏好的影响
3 实验二心理距离与以问题为中心的安慰策略对接受偏好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3. 1 情景材料
3.2.3. 2 安慰方式材料
3.2.3. 3 自评材料
3.2.3. 4 IOS量表
3.2.3. 5 实验程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负性情绪激活与心理距离操纵有效性分析
3.3.2 心理距离对以问题为中心的安慰策略接受偏好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文编号:3928000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一:心理距离与以情绪为中心的安慰策略对接受偏好的影响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设计
2.2.3 实验材料
2.2.3. 1 情景材料
2.2.3. 2 安慰方式材料
2.2.3. 3 自评材料
2.2.3. 4 IOS量表
2.2.3. 5 实验程序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对负性情绪激活与心理距离操纵有效性分析
2.3.2 心理距离对以情绪为中心的安慰策略接受偏好的影响
3 实验二心理距离与以问题为中心的安慰策略对接受偏好的影响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3. 1 情景材料
3.2.3. 2 安慰方式材料
3.2.3. 3 自评材料
3.2.3. 4 IOS量表
3.2.3. 5 实验程序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对负性情绪激活与心理距离操纵有效性分析
3.3.2 心理距离对以问题为中心的安慰策略接受偏好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本文编号:3928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392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