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重要性及可能性对助人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1 02:51
  近十年来,脑成像技术等认知神经科学方法的应用使得道德判断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结束了道德推理(认知)主导道德心理学研究的局面。众多研究结果表明情绪因素在道德判断过程同样不可或缺。双加工理论认为,快速的情绪直觉与审慎的认知均可以驱动产生道德判断,并且二者之间相互竞争,情绪直觉占优势时个体倾向做出于道义选择,反之则倾向于功利反应。 虽然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结果的支持,但以往研究的实验材料包含多种道德内容,缺乏对某一种特定道德活动的考察。本研究着眼于助人这一特定的道德内涵,在道德判断双加工理论的框架下,采用自编的助人道德两难故事开展了对助人情境中涉及决策者本人“个人利益”与“既有道德观念”之间道德冲突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以自编的助人道德两难故事为实验材料,验证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在助人行为中这一特定的道德内容下是否成立。实验二则引入了结果重要性和发生可能性这两个助人情境中的因素,考察在助人两难情境下个人损失的严重性与他人救助可能性大小对个体助人道德判断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同样适用于助人情境,情绪直觉有益于助人...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道德判断理论的新发展
        2.1.1 社会直觉模型(SIM)
        2.1.2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
        2.1.3 社会直觉模型与双加工模型的异同
    2.2 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
        2.2.1 来自fMRI研究结果的证据
        2.2.2 来自ERP研究结果的证据
    2.3 特定单一道德内容的道德判断研究
        2.3.1 诚信/失信的道德判断
        2.3.2 捐赠的道德判断
    2.4 助人行为
        2.4.1 定义及特点
        2.4.2 影响因素
    2.5 重要性及可能性与道德判断
    2.6 道德判断实证研究的实验方法——道德两难实验范式
        2.6.1 道德两难实验流程及其参数控制
        2.6.2 道德两难中的冲突
    2.7 现有研究的局限
    2.8 研究构想
3 预实验助人道德两难实验材料的标准化
    3.1 引言
    3.2 被试
    3.3 实验材料
        3.3.1 材料标准化指标
4 实验一 助人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验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目的
        4.2.2 研究假设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程序
    4.3 实验数据
        4.3.1 不同时间设定条件下被试在助人道德判断评分上的差异比较
5 实验二 重要性及可能性对助人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目的
        5.2.2 研究假设
        5.2.3 实验设计
        5.2.4 实验程序
    5.3 数据分析
        5.3.1 重要性及可能性对助人道德判断评分的影响
        5.3.2 重要性及可能性对助人道德判断反应时的影响
6 讨论
    6.1 实验一
    6.2 实验二
7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论文成果及参与课题



本文编号:40160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0160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