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不同行动控制导向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和目标偏好差异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8 23:19
  自我调控泛指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了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或自我标准更加一致与统一,通过监控自我,选择避免之前固有的行为,用其他行为进行代替[1]。自我调控的相关研究领域几乎囊括了人类的所有行为,如计划与决策、学习和工作成就、心理和身体健康、成瘾行为、人际关系、适应和幸福感、犯罪行为等方面,由此可见,自我调控的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现实意义。德国心理学家Kuhl发现自我调控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动控制理论[2-5],该理论认为,情境因素和个人特质共同作用,在两者双重作用的影响下,个体会采用各自不同的行动控制策略(主动或者被动),存在的差异性可以分为行动导向和状态导向。目前相关研究已证实,在不利于个体达成目标的情境中,如威胁情境,行动导向和状态导向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等诸多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研究也提出了不同的解释模型。然而,两种导向的个体是否在威胁信息的注意阶段存在差异(基础认知层面),两种导向的个体是否受到威胁信息的影响,导致目标偏好的差异,威胁信息的易感人群是行动还是状态导向个体,以及两种导向差异的原因是否可能是目标内化程度差异(社会认知层面)?Kuhl的理论体系尚未回答...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实验设计
    1 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
    2 拟解决的问题
    3 研究假设
    4 技术路线
    5 研究设计
    6 实验统计处理
研究一 实验材料和工具的修订
    实验1 实验材料威胁度等级评分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实验2 行动控制量表的修订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结论
研究二 不同行动控制导向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及机制
    实验3 不同行动控制导向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特点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4 不同行动控制导向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认知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5 不同行动控制导向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脑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研究三 威胁情境下不同行动控制导向目标偏好差异性研究
    实验6 威胁情境下不同行动控制导向的目标内容偏好差异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7 不同行动控制导向个体的目标动机偏好差异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4024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024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