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心理论文 >

工作记忆刷新功能上的自我加工优势:来自虚拟物品识别的证据

发布时间:2017-06-24 10:20

  本文关键词:工作记忆刷新功能上的自我加工优势:来自虚拟物品识别的证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采用所有权范式和n-back范式,将7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2组,2组被试分别完成1-back和2-back任务,探讨了工作记忆中自我相关信息的刷新特点。结果发现:(1)低记忆负荷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高记忆负荷,且反应时显著快于高记忆负荷。(2)自我物品与他人物品在正确率上无显著差异。(3)自我物品的反应时显著快于他人物品。这说明无论记忆负荷高低,在工作记忆刷新功能上始终存在自我加工优势,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刷新速度上。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关键词】自我加工优势 自我觉知 工作记忆 刷新功能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2ZS117)
【分类号】:B842.3
【正文快照】: 1引言自我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建构,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社会性,自我发展背后的推动力是自我—他人的交互(DecetyChaminade,2003)。一直以来,自我都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及神经心理学等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自我加工优势指的是对自我相关信息的加工优于或快于自我无关信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周爱保;刘沛汝;张鹏英;史战;吴慧芬;李琼;;虚拟所有权关系下的自我参照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2期

2 胡耿丹;金志成;;工作记忆负载对位置干扰子激活加工和抑制加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9年04期

3 刘新明,朱滢;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4 罗琳琳,周晓林;执行功能与数量加工: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5 赵鑫;周仁来;;工作记忆中央执行系统不同子功能评估方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6 王婷;胡媛艳;何华敏;;工作记忆负荷对无意注意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2年05期

7 张斌;张智君;蔡太生;;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凌云;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喜灵;;执行功能研究述评[J];大众科技;2011年12期

2 钟毅平;谭千保;;自我认知加工的系统独立观及其面临的质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3 李红霞;张海钟;;社会身份突显性:从自我参照效应到群体参照效应的研究述评[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吴慧芬;周爱保;;中国青年大学生朋友参照效应的实证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3期

5 张洪英;郭亚宁;李瑛;;注意定势和刺激特征对无意视盲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4期

6 毕翠华;黄希庭;;言语工作记忆的保持对时间知觉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7 黎翠红;何旭;郭春彦;;工作记忆训练的研究述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3期

8 谭杰;;短期记忆训练方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9 王敬欣;李琳;何立媛;谢芳;常敏;;恋人概念威胁启动削弱自我和恋人面孔优势效应: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2期

10 郝芳;刘长江;;颜色对基于时间的视觉选择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雅如;徐展;;同时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志宏;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萌;汉语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学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邦惠;精神病态男性罪犯自我的特点[D];西南大学;2008年

4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图农;抑郁症患者内隐记忆的自我参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林成;数量模块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怀英;儿童发展性计算障碍的认知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骆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研究及干预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刘幸娟;返回抑制时程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超;编码方式、自我构念对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红霞;小学生英语词汇学习中有意遗忘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兰江;农村学前儿童心理理论、执行功能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玉璇;中央执行成分、认知风格与成人算术策略运用的关系:来自估算的证据[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雅如;同时的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文博;语言启动与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孟根;群体参照效应引发的熟悉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恋;中学生记忆参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乔亲才;初中生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远玲;关系型自我构念和实际亲密度对朋友参照效应的影响[D];宁波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英和,耿柳娜;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研究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陈英和,耿柳娜;工作记忆与算术认知的研究现状与前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蔡笑岳;苏静;;工作记忆与领域知识在个体认知行为中的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年04期

4 朱滢,张力;自我记忆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6期

5 周爱保;刘沛汝;史战;张鹏英;吴慧芬;李琼;;四岁儿童的自我参照效应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3期

6 戚健俐,朱滢;中国大学生的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7 耿柳娜,陈英和;数学认知模型评介——加法事实存储与提取[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8 陈俊;刘海燕;张积家;;Stroop效应研究的新进展——理论、范式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9 刘昌,李德明;心算活动机制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9年01期

10 陈天勇,李德明;执行功能可分离性及与年龄关系的潜变量分析[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斌;工作记忆负荷对注意捕获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荟中,郭晓微,姚敏;小学生字词识别与语言技能、工作记忆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2 朱晓斌,张积家;工作记忆与小学生文本产生、书写活动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3期

3 吴文春;金志成;;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机制的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4 李娜;;成人的工作记忆发展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6期

5 李宝芬,宋耀武;工作记忆与复杂认知活动的关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张晓莉;;语篇理解中的长时工作记忆[J];洛阳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7 郭春彦;;工作记忆: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8 白学军;臧传丽;王丽红;;推理与工作记忆[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9 方伟军;林杰才;金志成;;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1期

10 潘毅;许百华;胡信奎;;视觉工作记忆在视觉搜索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模卫;李杰;高在峰;;客体复杂度影响工作记忆可存储的客体数目[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孙忠强;水仁德;;多客体运动方向的视觉工作记忆存储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李杰;邵娜;;眼跳引起视觉工作记忆自动分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聪颖;郭凯;陶沙;;汉、英工作记忆关系的验证性因素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罗叶;徐展;;视觉客体工作记忆编码方式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梁丽娜;王如彬;;关于工作记忆的综述报告[A];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九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隋洁;孔繁森;;基于加工负载评估视空间工作记忆的提取能力[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刘荣;郭春彦;;儿童对新异客体和熟悉客体的工作记忆—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沈模卫;高涛;王祺群;杨振奕;;客体进入视觉工作记忆的加工方式[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慧娟;曹宝龙;;小学生工作记忆资源分配策略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大脑工作记忆作用机制被发现[N];光明日报;2014年

2 周仁来 赵鑫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力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刘莉;活动记忆让孩子更聪明[N];科技日报;2011年

4 记者段佳;活动记忆让孩子变得更聪明[N];大众科技报;2011年

5 ;“脑宇宙”能迸发出怎样的智慧能量?[N];文汇报;2014年

6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李德明 李贵芸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 刘昌;高级知识分子老来“聪明依旧”[N];中国医药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李婵;语言影响思维找到新证据[N];北京科技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宋育欣;谁动了青少年的睡眠[N];吉林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毅;基于工作记忆内容的视觉注意捕获及其自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高在峰;客体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构建[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立平;触觉工作记忆的大脑皮层神经电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广平;视觉工作记忆中图形特征的存储与捆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杨海波;视觉工作记忆对自上而下注意控制影响的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丽娜;工作记忆提取过程中有意抑制与无意抑制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傅亚强;基于多维显示的监控作业中工作记忆与情境意识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黄翔;视觉工作记忆中特征绑定保持所需的注意资源[D];浙江大学;2015年

9 邵永聪;莫达非尼对抗睡眠剥夺影响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10 张运红;工作记忆匹配加工影响情景提取的脑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会娟;工作记忆中不同类型信息的相互转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建萍;工作记忆对注意的策略性导向作用[D];河南大学;2009年

3 张晓光;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困难与优秀学生的工作记忆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婷;工作记忆负荷对无意注意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5 刘飞;不同特征图形在客体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机制[D];河南大学;2010年

6 何媛媛;负性情绪在不同难度的工作记忆任务中的自动化加工[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小东;工作记忆对视觉搜索的引导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晓明;孤独症儿童工作记忆中的注意焦点转换[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婷;工作记忆内容对无意视盲的改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杜瑞;烟碱及其与乌拉地尔联合给药对小鼠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工作记忆刷新功能上的自我加工优势:来自虚拟物品识别的证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7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477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6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