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本文关键词: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摘要】:目的:对引进的持续联结量表(Continuing Bonds Scale,CBS)进行修订和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方法:采用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获得了1288份有效数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偏相关分析及内部一致性检验等方法评估该量表的信效度,并初步探索中国丧亲群体持续联结的特点。结果: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包括内化联结与外化联结两个维度。外化联结与复杂哀伤症状显著正相关,内化联结与个人成长显著正相关。结论: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具有跨文化的适应性,可用于哀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丧亲 哀伤 持续联结 信效度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4XNLF10)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13&ZD155)
【分类号】:B842
【正文快照】: 亲人的离世是几乎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事件。大部分人在丧亲之后都会经历悲痛、渴望与思念等反应,甚至有少部分丧亲者会经历强烈而持续的痛苦,出现复杂哀伤(Complicated Grief)的反应,对其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严重损害[1]。对于丧亲者来说,丧失的整合与哀伤适应是他们面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小容;高飞;;对地震中丧亲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探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徐洁;陈顺森;张日f;张雯;;丧亲青少年哀伤过程的定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9期
3 唐信峰;贾晓明;;农村丧亲个体哀伤反应的质性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4期
4 海明威;;真正的高贵[J];时代英语(高二);2009年01期
5 海明威;;真正的高贵[J];学习博览;2010年07期
6 孔令秋;走出“丧亲”的泥沼[J];心理世界;2000年07期
7 孔令秋;走出“丧亲”的泥沼[J];心理世界;2001年02期
8 卫小将;何芸;;死亡、丧恸与调适——“5.12”灾后丧亲青少年哀伤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08年Z1期
9 胡茂荣;陈晋东;;灾后受伤丧亲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治疗报告[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S1期
10 尉玮;王建平;何丽;谢秋媛;唐苏勤;;哀伤认知问卷在中国丧亲者样本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丽云;周燕雯;;香港华人丧亲经历[A];首届生命关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胡茂荣;陈晋东;;灾后受伤丧亲者的心理危机干预治疗报告[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洁;张日f;;复杂哀伤丧亲青少年的箱庭治疗过程和效果个案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柳葳;翟羽佳;石林;;现代中国的死亡观与丧葬仪式及其对丧亲者的影响初探[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傅静;赖红梅;谭道玉;;引导丧亲者走过悲伤:1例中年丧偶女性居丧期心理护理案例报告[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冯斌;;老年人的居丧反应[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冯斌;;老年人的居丧反应与对策[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覃卓燕 本报记者 刘芬;失去亲人如何预防身心疾患[N];北京科技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春;梭戛地区“长角苗”族应对丧亲危机的初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虹;254例农村自杀遗族悲伤体验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3 伊凤;悲伤体验问卷(GEQ)中文版的修订及信度效度检验[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持续联结量表中文版的修订与初步应用
,
本文编号:512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51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