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方式与自信:清晰度和稳定性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4-09-28 17:30
摘 要:健康自信不仅需要适当的自信强度,也需要对自信的清晰认知以及维持自信的稳定性。本研究将自信的清晰度和波动性纳入到归因—自信的模型中,从结构水平探讨自信的这种结构成分在归因信息建构自信中的地位。对 673 名中学生的数据分析表明:内归因方式在增强个体的总体自信水平、促进自信结构成分的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信的结构成分对个体的自信水平存在监测、调节作用。
关键词 自信; 归因方式; 清晰度; 稳定性; 中介作用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核心是个体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的确信、有信心,其形成和表达具有客观理性的基础(毕重增和黄希庭, 2007)。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评价不仅取决于知觉到的表面心理学研究 行为信息,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个体对隐含在表面行为后面的原因的知觉。先前研究表明内外归因过程影响着个体的自信,内归因提升个体自信,外归因削弱个体自信(车丽萍, 2007; 秦东波等, 2009)。依据 Rotter 的控制点理论,内控者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行为结果,坚信事件成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程度;而外控者控制感弱,认为行为结果都是由自身之外的因素造成的,归因倾向包含了对自身能力、价值的一种肯定或否定,内归因者肯定自我能力,自我评价高,故自信高;外归因者否定自我能力,自我评价低,故自信低(Judge and Bono, 2001)。但这些探索归因过程对自信影响的研究,仅限于自信的整体。然而,自信并不是只有水平高低的一维整体,亦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如自信的清晰度和稳定性成分独立于自信水平在个体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毕重增和黄希庭, 2006; 张继元和毕重增, 2012)。
自信的结构既是个体对自身自信监测的结果,又起着维持自信内在一致性、保障自信水平稳定平衡的功能。归因的过程和结果,可能直接影响自信,也可能受自信结构成分的监控和调节,即通过结构成分作为中介影响自信。从清晰度和稳定性自我认知的角度看,二者均属于自我的元水平。元水平是对个体认知活动进行的认知,对客体水平存在“监测”和“控制” 作用,监测是元水平从客体水平获得信息,并使得认知主体更为清晰地了解当前的状态;控制则是元水平对客体水平的调节,引导着个体当前的认知活动 (Kolb and Kolb, 2008)。在自信的各个成分当中,自信水平是个体对自身自信高、低程度的认知和判断,而清晰度、稳定性等结构成分则监测个体对自信水平的判断,接受自信水平的波动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着个体对自信水平的调控。
另一方面,归因并不仅通过自我肯定增强自信. 内归因者具有更多的策略知识、更强的策略使用倾向以及高自我觉知(Duval and Silvia, 2002),高自我聚焦会诱发个体做出更多的内归因。由于内归因会促使个体更高的自我聚焦和内省程度,这种思考和内省又将增强个体对自身自信信息的确认,使其变得更清晰和稳定。因此,归因在促进自信结构成分的提升上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检测自信结构成分是否可作为监测、调节着个体的自信水平,本研究在归因-自信结构框架的基础上,认为自信的结构成分将监测到自信的波动与变化,使个体清晰认知自我状态,并在认知自信变化的基础上调节、控制自信水平的波动,实现对自信稳定性的维持,即表现出归因-自信结构成分自信的中介路径。
1 研究材料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招募自愿参加问卷调查的中学生 750 人,有效数据 673 人,其中男生 339 人,女生 334 人;年龄
15.5±2.02 岁。
1.2 研究工具
总体自信问卷(毕重增和黄希庭, 2006)。其中总体自信 12 道题,得分越高表示越自信;自信清晰度 6 道题,波动性 6 道题,得分越高表示自信越清晰越稳定。本研究中,总体自信、自信清晰度、自信稳定性的内部一致性克龙巴赫 α 系数分别
为.89、.82 和.73。
多维度——多归因方式问卷(于欣, 1993,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S): 285-288)。量表共 48 题,24 道涉及学业成就,另 24 道涉及人际关系。每部分又分为成功和失败各 12 道题。无论成功或者失败,都可从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四个方面进行归因。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维度得分之和减去背景和运气两维度得分之和,即归因方式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倾向于进行内归因。本研究中,此问卷的内部一致性克隆巴赫 α 系数为.84。
1.3 研究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收回问卷后,剔除作答不全和答案有明显反应定势者,将数据录入
SPSS 19.0 进行管理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归因方式与自信、自信清晰度、自信稳定性的相关分析
表 1 的结果显示,中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自信、自信清晰度、自信稳定性均成正相关,表明个体越倾向于内归因,其自信水平越高,越能清晰地认知和维持自身的自信水平。
2.2 归因方式—自信结构成分(自信清晰度和稳定性)—自信的中介检验
以归因方式为自变量、自信结构成分(自信清晰度和稳定性分数之和)为中介变量、总体自信为因变量,进行中介检验(表 2)。
28 狄轩康等: 归因方式与自信:清晰度和稳定性的中介作用
表1 中学生归因方式与自信、自信清晰度、自信稳定性的相关分析表
表1 中学生归因方式与自信、自信清晰度、自信稳定性的相关分析表
自信 | 自信清晰度 | 自信稳定性 | |||
归因方式 .23** | .28** | .20** | |||
注: **: p<0.01; 下同 表 2 自信结构成分的中介检验分析 |
|||||
b | se | t | p | ||
c(归因方式→自信) | .30 | .05 | 6.10 | .00 | |
a(归因方式→自信结构成分) | .39 | .06 | 6.98 | .00 | |
b(自信结构成分→自信) | .18 | .03 | 5.56 | .00 | |
c′ | .22 | .05 | 4.57 | .00 |
依次对路径系数 c、a、b、c′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各路径系数都显著,归因方式-自信结构成分-自信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说明自信的结构成分能监测到自信水平的波动,并在认知到自身自信变化的基础上调节、控制自信水平的波动,实现对自信稳定性的维持。
3 讨论
本研究将自信清晰度和稳定性纳入到归因— 自信模型中,从结构水平探讨对自信客体水平的监测、认知作用。在归因方式与自信的关系上,本研究和先前的研究发现一致:个体越倾向于内归因,其自信水平越高,内归因者具有更高自我肯定感(车丽萍, 2007; 秦东波等, 2009)。内归因有助于个体提升对自身自信的认知及维持稳定。一方面,内归因能使个体更多地聚焦于自我内部世界,深化对自身自信的了解;另一方面,相对于归因于复杂多变的情境、运气等外部因素,对能力、努力等稳定的内部因素的归因在巩固个体对自我肯定、防止自信波
动上具有更强的优势。
归因方式与自信组织结构成分的关系分析发现,自信结构在归因与自信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信的结构成分(清晰度, 稳定性)能认知、监测自信的变化。自信虽然有特质性稳定的一面,但并非静止的,也需要反映了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当个体周围事件经验发生波动性变化时,这种或增强或减弱的变化会反馈至处于元水平的结构成分,实现对自信的认知,以及选择相应的策略应对、调节自信水平,维持自信的稳定。另一方面,部分中介的结果也表明归因对自信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不依赖自信结构成分的间接路径。既反映了自信并不依赖于个体的主观调节,也说明了自信波动信息的反馈与结构监测功能对自信的增强作用。
自信清晰度和自信稳定性的部分中介作用,提出了探讨自信元成分作用机制的命题。从元成分理论概念的发展来看,最初是 Tarski 为解决“自我证明悖论”引进了“meta”即“元”的概念,认为客体水平处于较低层次可当作较高层次的元水平的对象。基于这样一种启示,Flavell 最早提出了“元认知”概念并将其表述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Akturk and Sahin, 2011)。之后研究确认了元认知包括关于自己认知过程及结果的知识、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调节过程两部分内容 (Georghiades, 2004)。对元概念的探索不止于元认知领域,在自我概念、自尊等与自我有关的领域同样发现了类似的结构,如 Morin 和 Hede 认为自我中存在着对自我意识监测、管理自我的元自我成分 (Hede, 2010; Morin, 2006);齐默尔曼等整合了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方面的内容提出自我中存在着对自我认知和调控自我行为的自我调节成分(Bjork et al., 2013);Campbell、Kernis 则认为自我概念、自尊概念中存在清晰性、稳定性、复杂性等结构成分,这些结构成分在监测认知自我概念及调控维持自我概念的内部一致性、稳定性上具有重要作用 (Bechtoldt et al., 2010; Campbell et al., 2003; Kernis et al., 2008)。自信结构成分对自信发挥着的监测、调节作用,表明自信的元水平或元自信影响着自信的品质,这为进一步探究自信提供了新的可能。如监测、评价和调节自信过程如何整合,如何实现对自信变化体验、评价及策略运用等。
心理学研究(网络版)
Xinlixue Yanjiu (Online)
4 结论内归因不仅有利于提升总体自信水平,在自信元成分上亦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信清晰度、稳定性等自信结构性元成分对自信具有监测、调控作用。
参考文献
Akturk A.O., and Sahin I., 2011, Literature review on metacognition and its measurement,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5: 3731-3736 http://dx.doi.org/10.1016/j.sbspro.2011.04.364
Bechtoldt M.N., De Dreu C.K.W., Nijstad B.A., and Zapf D., 2010, Self-concept clarity and the management of social confli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8(2): 539-574 http://dx.doi.org/10.1111/j.1467-6494.2010.00626.x
PMid:20433630
Bi C.Z., and Huang X.T., 2006, Clarity as a mediator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f-confidence and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2): 271-273 (毕重增, 黄希庭, 2006, 清晰度对
自信预测效应的影响, 心理科学, 29(2): 271-273)
Bi C.Z., and Huang, X.T., 2007,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self-confidence in Chinese culture.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5(2): 224-229 (毕重增, 黄希庭, 2007, 中国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 心理科学进展, 15(2): 224-229)
Bjork R.A., Dunlosky J., and Kornell N., 2013, Self-regulated learning: Beliefs, techniques, and illusion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4: 417-444
http://dx.doi.org/10.1146/annurev-psych-113011-143823 PMid:23020639
Campbell J.D., Assanand S., and Di Paula A., 2003, The structure of the self-concept and its relation to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1(1): 115-140 http://dx.doi.org/10.1111/1467-6494.t01-1-00002 PMid:12597239
Che L.P., 2007, A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fidence and internal-external control tendency, Psychological Science, 30(6): 1385-1388 (车丽萍, 2007, 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心理科学, 30(6):
1385-1388)
Duval T.S., and Silvia P.J., 2002, Self-awareness, probability of improvement, and the self-serving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2(1): 49-61 http://dx.doi.org/10.1037/0022-3514.82.1.49 PMid:11811633
Georghiades P., 2004,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situated: Three decades of metacogni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6(3): 365-383
http://dx.doi.org/10.1080/0950069032000119401
Hede A., 2010, The dynamics of mindfulness in managing emotions and stress,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29(1): 94-110
http://dx.doi.org/10.1108/02621711011009090
Judge T.A., and Bono J.E., 2001, Relationship of core self-evaluations traits—self-esteem, 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emotional stability—with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6(1): 80-92 http://dx.doi.org/10.1037/0021-9010.86.1.80 PMid:11302235
Kernis M.H., Lakey C.E., and Heppner W.L., 2008, Secure versus fragile high self-esteem as a predictor of verbal defensiveness: converging findings across three different mark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6(3): 477-512
http://dx.doi.org/10.1111/j.1467-6494.2008.00493.x PMid:18447858
Kolb A.Y., and Kolb D.A., 2008, The learning way: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Simulation & Gaming, Cleveland, Ohio, USA, pp.1-30
Morin A., 2006, Levels of consciousness and self-awareness: a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of various neurocognitive views,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15(2): 358-371
http://dx.doi.org/10.1016/j.concog.2005.09.006 PMid:16260154
Qin D.B., Zheng X. N., Huang D., and Bi C.Z., 200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confidence and attribution style of under graduates, Journal of South 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1(12): 161-164 (秦东波, 郑晓宁, 黄铎, 毕重增, 2009, 大学生自信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12): 161-164)
Zhang J.Y., and Bi C.Z., 2012, Self-confidence and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s: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clarity,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34(8): 145-148 (张继元, 毕重增, 2012, 自信与人际困扰的关系: 清晰度的中介效应,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34(8): 145-148)
注:本文由笔耕文化传播www.bigengculture.com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9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xinlixingwei/9348.html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以美国洪水保险为例探讨巨灾保险需求中的非理性心理行为
下一篇:以美国洪水保险为例探讨巨灾保险需求中的非理性心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