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南的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10-23 14:00
本文关键词:清代湖南的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变迁
【摘要】: 揭示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状况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将清代湖南地区按地形分为洞庭湖冲积平原区、湘中丘陵区、湘东南山地丘陵区、湘西山地山原区四个区域,分别探讨这四个区域清代生态环境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导致变化的经济开发因素。 全文由绪言和正文组成。 在绪言中,首先说明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其次回顾了当前学术领域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正文的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时段、区域与概念作了界定,介绍了清代湖南地区的地理分区、自然概况和气候状况,为后面的论述作一个宏观的背景。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论述洞庭湖冲积平原区、湘中丘陵区、湘东南山地丘陵区、湘西山地山原区清前期、清后期经济开发状况和相应的生态环境变化。 第六章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围绕经济开发的环境背景、生态环境变迁的多面性以及清后期新环境下开发方式的变化三个问题进行论述,并最终归纳了本区在清代267年间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响的过程,以及对以后该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 湖南 生态环境 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K2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2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7
- 二、学术回顾7-12
- 第一章 清代湖南地区背景概况12-21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2-15
- 二、湖南自然状况15-16
- 三、清代湖南省气候16-21
- 第二章 清代洞庭湖区生态环境变化21-31
- 第一节 湖面变化22-25
- 第二节 圩垸垦殖25-28
- 第三节 洪涝灾害的演变28-31
- 第三章 清代湖南中东部丘陵地区的生态变迁31-41
- 第一节 清初战乱与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31-33
- 一、全区虎患严重32-33
- 第二节 清中后期农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3-41
- 一、过度垦殖致使童山形成33-34
- 二、石灰生产的生态影响34-35
- 三、水土流失35-37
- 四、虎患的第二轮瀑发37-41
- 第四章 清代湘东南山地生态环境的变迁41-57
- 第一节 清初战乱下的山地环境41-42
- 第二节 多种方式的山地开发42-49
- 一、瑶民与"瑶耕"44-46
- 二、矿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6-49
- 第三节 清末湘东南山地的生态概况49-57
- 一、森林覆盖状况50-51
- 二、虎患分布的变化51-54
- 三、山洪与地质灾害54-57
- 第五章 清代湘西山地生态环境的变迁57-69
- 第一节 清初少数民族聚居的湘西山地生态环境57-58
- 第二节 湘西改土归流之后的生态环境58-61
- 一、原荒土地开垦成为重心58-60
- 二、以高产作物的推广为主要手段60-61
- 第三节 清中后期的湘南生态环境61-69
- 一、水土流失的明显表征:蛟水、山崩61-64
- 二、虎患分布与清末野生动物环境64-69
- 第六章 试析生态环境变迁与开发的关系69-78
- 一、清中期以前造成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的环境因素70-72
- 1、垸田开发基础70-72
- 2、垸田生产对人口增长的支持72
- 二、开发造成的环境变迁72-73
- 1、水文关系变化72-73
- 2、植被的破坏73
- 三、新的环境造就新的开发模式73-78
- 1、相对稳定的稻米产区73-74
- 2、多样化的山地开发74-76
- 3、生态评价76-78
- 参考文献78-82
- 致谢8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刚;;近三十年来洞庭湖地区生态环境史研究述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立松;中国传统水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37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08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