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荒政”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31 20:01

  本文关键词: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下的“荒政”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封建制度 荒政思想 荒政措施 评价


【摘要】:自秦汉开始,随着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无不把实行"荒政"视为重要的国家职能,并逐步走向了程序化和制度化。我国古代荒政的发展也大体上遵循了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相一致的轨迹,历代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的荒政思想和荒政措施,包含了数千年来古人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和应对灾害事件的知识与智慧,当然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汲取的经验与教训。
【作者单位】: 大连市委党校;
【关键词】封建制度 荒政思想 荒政措施 评价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国民财富损失控制的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研究”(项目编号:09BJY040)
【分类号】:D632.5;K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史。在数千年封建的传统农业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和历代统治者都在不断地积累着与自然灾害搏斗的种种智慧和经验。但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自然灾害经常都要占据绝对的“上风”,灾害所至,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的情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汪志国;;近代安徽水利事业述论[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3 傅洁茹;;孙中山环境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4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述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5 包学雄;黎雄辉;;农业自然灾害救助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李秋芳;;灾害危机与明代佛、道二教[J];北方论丛;2010年03期

7 赵朝峰;简论邓小平防治灾荒的思想[J];北京党史;2004年04期

8 谢永刚;张佳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9 冯焱;试论水旱灾害在灾害中的地位[J];北京水利;1995年05期

10 祁磊;;试论万历朝救荒专著的特点[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晓辉;;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发展进程研究[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张鸣;;西方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兼论温州慈善事业的促进[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柴观珍;张晓曦;;新时期我国防灾救灾工作的成就和经验——以改革开放以来主要自然灾害为例[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2年

5 黄军辉;;我国自然灾害损害财政分担法律制度的完善[A];财税法论丛(第9卷)[C];2007年

6 刘菲;范启雄;张金城;;对中美两国灾害应急组织机制的比较[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九)——防灾减灾与国家安全[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4 韩颖;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11年

6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艾文波;军队卫勤机构灾害救援法律体系建设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严文;减灾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永胜;旱魃为虐,,如`匀绶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黄胤;元代江西地区灾荒和赈恤资料汇编[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欣华;明代疫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袁鹏;国内灾难新闻报道的新变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6 周禹;论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构建[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秀红;姚碧、汪志伊的《荒政辑要》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吴昊;《齐民要术》所见公元六世纪中国北方社会食事生活[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沈鹏;明朝前中期流民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永忠;二十世纪以来荒政史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3期

2 邵永忠;;历代荒政史籍述论[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曹琳;许颖;;浅述清代荒政程序及措施[J];学理论;2009年15期

4 张洁;;论古代荒政之赈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7期

5 门娜;;浅论明代荒政的弊端[J];科技创业家;2013年06期

6 谷文峰;郭文佳;;清代荒政弊端初探[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叶珊;;从两宋之际灾荒状况看其救荒及荒政思想[J];文教资料;2011年28期

8 王刚;西汉荒政与抑商[J];中州学刊;2000年05期

9 王卫平,顾国梅;林则徐的荒政思想与实践——以江苏省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农史;2002年01期

10 李亚光;;论西周的荒政理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邵永忠;;历代荒政史籍概说[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兆裕;;明代荒政中的报灾与匿灾[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3 郑二红;盛邦跃;;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4 李志鸿;;试述朱熹的荒政思想和荒政实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王璋;“善政”何以“猛于虎”:制度困局与清代山西荒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2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郑南;明朝兴亡:跳不出的荒政死结[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高昌 刘茜;重视防治灾荒的历史经验[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倪玉平;清代救灾制度之“荒政”[N];中国社会报;2008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倪玉平;谈清代的“荒政”[N];北京日报;2008年

6 李文海;灾难锤炼了我们民族的意志[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亚光;周代荒政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安徽;唐宋荒政思想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何巧芝;明代荒政思想探讨[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傅振宇;宋代荒政变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宫大伟;论清朝的荒政制度[D];山东大学;2009年

5 黄平芳;六朝荒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余飞勇;生员与明代荒政[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志航;宋代荒政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宋凤英;六朝荒政[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曾杰丽;林则徐的荒政实践及其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魏伟;宋代荒政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23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23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7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