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校园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7-11-01 06:26
本文关键词:两汉校园文化初探
【摘要】: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孕育、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学校师生在教学、科研和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又通过对校园人的巨大影响而反作用于社会文化。两汉时期学校教育蓬勃兴盛,使校园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本文首先从先秦学校教育的发展、秦代废学亡国的历史教训、汉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繁荣、统治阶级独尊儒术、统一思想等方面分析了校园文化形成的原因,其次用大量的史料阐述了两汉学校的校园建设、校园制度以及师生的校园生活。在此基础之上,对两汉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剖析,得出其特征主要表现为鲜明的目标取向、严格的伦理规范、浓厚的勤学风气和紧密的师生关系,并且总结和归纳了两汉校园文化产生的积极作用,即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官僚,维护了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古代社会文化成果,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了尊师勤学、团结友爱等优良传统,指引了我国校园文化发展前进的方向。文章的最后部分对两汉校园文化的封建性进行了批判,并就如何借鉴其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两汉 校园 文化 经学 太学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K2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7
- 引言7
- 一、 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结构7-9
- 二、 两汉校园文化的形成9-13
- (一) 校园文化是先秦学校教育发展的长期积淀9-10
- (二) 校园文化是秦代废学亡国历史教训的必然要求10-11
- (三) 校园文化是汉代社会经济发展、兴学重教的直接结果11-12
- (四) 校园文化是统治阶级独尊儒术、统一思想的时代产物12-13
- 三、 校园建设13-16
- (一) 校舍的修建14
- (二) 校园环境14-16
- (三) 精舍与精庐16
- 四、 校园制度16-24
- (一) 教师的选拔制度17-18
- (二) 学生的入学制度18-20
- (三) 教学及考试制度20-24
- 1 、 教学内容主要为经学20-21
- 2 、 教学形式为经师讲学辅以学生互教21-22
- 3 、 教学原则为严守师法家法22-23
- 4 、 考试制度十分严格23-24
- 五、 校园生活24-31
- (一) 学生的日常生活24-29
- 1 、 勤于自学24
- 2 、 经常辩论24-25
- 3 、 勤工俭学25-26
- 4 、 习演礼乐26-27
- 5 、 交朋结友27-28
- 6 、 关注时政28-29
- (二) 教师的生活29-31
- 六、 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31-37
- (一) 鲜明的目标取向31-32
- (二) 严格的伦理规范32-34
- (三) 浓厚的勤学风气34-35
- (四) 紧密的师生关系35-37
- 七、 校园文化的影响及作用37-40
- (一) 两汉校园文化影响和造就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官僚,维护了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37-38
- (二) 两汉校园文化丰富了我国古代社会文化成果,推动了科学文化发展和进步38-39
- (三) 两汉校园文化形成了尊师勤学、团结友爱等优良传统,,指引了我国校园文化前进的方向39-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2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真;西汉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2 鲁伟;汉代太学生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3 秦小健;汉代太学教学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王冬冬;东汉文化政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5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25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