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历史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3:33

  本文关键词:宋代历史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宋代 历史教育 学校教育 儒家经典


【摘要】: 中国古代的历史教育源远流长,发展完备,尤以宋代的历史教育成就突出,引人瞩目。宋代经济的高度发展尤其是发达的商业和海外贸易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殷实的经济基础;宋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武人专权、藩镇割据经验教训而实行的崇文政策以及重科举、提倡读书、淡化教育和科举的等级限制等政策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宋代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尤其是印刷术的进步、史书和教育家的大量涌现为历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宋代历史教育涵盖了宫廷历史教育——对帝王、王室成员和大臣进行的历史教育,各级学校——官学、私学、书院中的经史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历史教育,社会教育中的民间讲史、戏剧、咏史诗、咏史词等各个层面,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体系完备。总体而言,宋代历史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统治者重视历史教育,他们不但自己注重读史以从中吸取治理国家的有效经验,还注重对王室其他人员和大臣进行历史教育;各级官学、私学和书院以儒家经典为历史教育的主要载体;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出现了分斋教学法、直观教学法、鼓励教学法等颇具新意的教学方法;最后,历史教育出现了普及化和大众化的倾向。宋代历史教育的发展,不但有利于统治者制定统治政策,有利于为国家培养杰出人才,还推动了史学、文学、艺术的繁荣,对普及历史知识、传承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宋代 历史教育 学校教育 儒家经典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4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11
  • (一) 研究意义6-7
  • (二) 研究概况7-11
  • 一、宋代历史教育发展的背景11-21
  • (一) 殷实的经济基础11-13
  • 1、发达的农业11-12
  • 2、繁荣的商业12
  • 3、兴盛的海外贸易12-13
  • (二) 有利的政治环境13-18
  • 1、实行崇文政策13-14
  • 2、提倡读书,尤其提倡读经史14-15
  • 3、重视科举制15-17
  • 4、淡化教育和科举的等级限制17-18
  • (三) 浓厚的文化氛围18-21
  • 1、印刷术的进步为历史教育提供了大量书籍19
  • 2、大量史书的整理、校勘和编撰为历史教育提供了载体19-20
  • 3、一批高素质教育家的涌现为历史教育提供了教育主体20-21
  • 二、宋代历史教育的实施21-44
  • (一) 宫廷历史教育21-31
  • 1、帝王历史教育21-27
  • 2、王室其他人员历史教育27-30
  • 3、大臣历史教育30-31
  • (二) 学校历史教育31-37
  • 1、蒙学历史教育31-34
  • 2、大学历史教育34-37
  • (三) 家庭历史教育37-39
  • 1、家长亲自对子女进行历史教育37-38
  • 2、家规、家训中的历史教育38-39
  • (四) 社会历史教育39-44
  • 1、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教育40-41
  • 2、文娱活动中的历史教育41-42
  • 3、神话传说及民俗42-44
  • 三、宋代历史教育的特点44-51
  • (一) 统治者重视历史教育44-46
  • 1、帝王历史教育的加强44-45
  • 2、王室其他人员和大臣历史教育的加强45
  • 3、各级学校历史教育的加强45-46
  • (二) 儒家经典为历史教育的主要载体46-47
  • 1、科举考试起决定作用46
  • 2、各类学校以经书为主要课程46-47
  • (三)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47-49
  • 1、分斋教学法48
  • 2、鼓励教学法48
  • 3、启发诱导法48-49
  • 4、游学考察法49
  • 5、直观教学法49
  • 6、自主探究法49
  • (四) 历史教育出现普及化倾向49-51
  • 四、宋代历史教育的作用51-61
  • (一) 有利于统治者制定合理有效的统治政策51-53
  • (二) 有利于杰出人才的培养53-56
  • 1、教育家胡瑗53-54
  • 2、文学家苏轼54
  • 3、政治家王安石54-55
  • 4、教育家吕祖谦55
  • 5、史学家李心传55-56
  • 6、理学集大成者朱熹56
  • (三) 推动了史学、文学、艺术的繁荣56-59
  • 1、推动了史学的繁荣56-57
  • 2、推动了文学的发展57-59
  • 3、推动了艺术的兴盛59
  • (四) 有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59-61
  • 结语61-62
  • 参考文献62-67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兵;南宋的讲史和说经话本[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余江宁;论宋代京城的娱乐生活与城市消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李良玉;;孔子与历史教育[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4 余永德;;略论我国古代书院的教学特点[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5 李良玉;;略论秦代的历史教育[J];沧桑;2006年02期

6 张玉蓉;宋代书院办学特色述评[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刘志惠;中国古代的书院教学[J];大连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8 王有英;宋代日常读物与社会教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张兵;北宋的“说话”和话本[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10 李良玉;;中国古代的蒙学历史读物[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颖栀;唐代历史教育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27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27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