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官吏称“主”与行政责任
本文关键词:秦汉官吏称“主”与行政责任
【摘要】:秦汉史料中经常可以看到对某位或某些官员以"主"为中心的称谓界定。官吏称"主",反映出秦汉政府在行政运作中对相关责任人的主与次的区分,是对这些官吏"主要负责人"身份的特意强调。称"主"官吏通常处于统摄全局的职位或需要对某事直接负责,在行政运作中的地位较为核心,比其他官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就称代内容和层级而言,秦汉官吏称"主"主要指涉行政事务的具体经办者、经办者的直接领导、间接主管以及负有监管与连带责任的上级等等。秦汉政府通过称"主"来明确与这些岗位相关的行政责任,以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率。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关键词】: 秦汉 官吏 主 行政责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秦汉官员问责及其机制研究”(14CZS048)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秦汉行政思想研究”(SM201510028004)
【分类号】:D691.4;K232
【正文快照】: *秦汉史料中经常可以见到对某位或某些官员以“主”为中心的称谓界定。例如,里耶秦简行政往来文书中,发文者对收文官吏常以“郡守主”“乡主”等方式进行称呼。其他秦汉文献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主吏”“吏主者”“吏部主者”“监临部主”“主官”“主者”“主者吏”等诸多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卜宪群;;秦汉之际乡里吏员杂考——以里耶秦简为中心的探讨[J];南都学坛;2006年01期
2 于振波;;秦律中的甲盾比价及相关问题[J];史学集刊;2010年05期
3 宋国华;;汉代“见知之法”考述[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陈治国;;里耶秦简“守”和“守丞”释义及其他[J];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03期
5 邹水杰;;里耶秦简“敢告某主”文书格式再考[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谦;;齐系陶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陈晶;;对秦简中赀甲盾缴纳形式的再认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3 张伟;;从敦煌汉简看汉代河西地区的职官体系[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刘辉;;西汉西北屯田与边塞守御之联系及其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苏卫国;;中国古代文书接力传递问题试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杨宗兵;里耶秦简县“守”、“丞”、“守丞”同义说[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7 傅荣贤;;《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简帛部分辨析[J];图书与情报;2009年02期
8 韩剑南;;《龙岗秦简》虚词研究[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9 汤志彪;孙德军;;秦简文字琐记(三则)[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惠翔宇;;汉代“少吏”论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运环;;楚地出土简帛与荆楚文化[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2 邬文玲;;20世纪70年代以来秦简的发现与研究(上)[A];中国秦文化研究(2011第1期总第1期)[C];2011年
3 崔永东;;反思中国司法传统[A];传承与创新:中国法制史学六十年 张晋藩先生执教六十周年暨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夏利N,
本文编号:113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3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