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时期的阁臣群体

发布时间:2017-11-03 11:00

  本文关键词:崇祯时期的阁臣群体


  更多相关文章: 崇祯时期 内阁 阁臣群体


【摘要】: 文章以崇祯时期的内阁为切入点,以五十位阁臣的政治活动为主线,对阁臣群体的特点、阁权运作及辅助作用进行考察,以便从内阁这一新的视角展现崇祯亡国的真实,进而对此阁臣群体的历史地位作出客观的评价。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一、绪论部分说明了选题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重点及研究方法等问题。 二、分析崇祯朝阁臣群体的构成及主要特点。通过考察“崇祯新政”,从入阁宗旨与入阁方法、入阁前之仕宦履历、阁臣任期及阁臣的人格等方面入手分析阁臣群体的特点,意在反映崇祯朝内阁的新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三、论述崇祯朝内阁政治权力运作的格局。在十七年的历程里,内阁政治权力运作呈动态发展的曲线,不同的内阁组合,其政治权力运作各有特点。根据特点将其分为六个分期:东林内阁、首辅之争、温体仁专政、首辅频换、周延儒再相、陈演与魏藻德掌阁。 四、分析崇祯朝阁臣群体的政治作为。以阁臣的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阁臣群体帮助崇祯帝平允庶政、分任票拟、共挽时艰三个方面分析他们在政治机构运转中的辅助与调理作用。 五、结语部分。
【关键词】:崇祯时期 内阁 阁臣群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48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10
  • 一、选题缘由7
  • 二、研究现状7-9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重点、及方法9-10
  • 第一章 崇祯朝阁臣群体的构成及主要特征10-21
  • 第一节 阁臣群体的构成10
  • 第二节 阁臣入阁特征10-14
  • 第三节 阁臣入阁前之仕宦履历特征14-16
  • 第四节 阁臣任期特征16-17
  • 第五节 阁臣的人格特征17-21
  • 第二章 崇祯朝内阁政治权力运作格局21-35
  • 第一节 东林内阁21-24
  • 第二节 首辅之争24-26
  • 第三节 温体仁专政26-28
  • 第四节 首辅频换28-30
  • 第五节 周延儒再相30-32
  • 第六节 陈演、魏藻德掌阁32-35
  • 第三章 崇祯朝阁臣的政治作为35-43
  • 第一节 平允庶政35-38
  • 第二节 分任票拟38-41
  • 第三节 共挽时艰41-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8
  • 后记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潘庆颖;;比较中英“议行合一”制度[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2 孟凡明;;从宰相制度的演变看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以材料与问题为主探究《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J];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11年02期

3 黄卫珍;;徐中舒与清代内阁大库档案整理和研究[J];兰台世界;2011年17期

4 闫立新;;《内阁本满文老档》出版[J];满族研究;2011年02期

5 赵彦昌;徐丽丽;;票拟批红制度考[J];档案学研究;2011年03期

6 李正明;劳佳迪;;拉加德:金融世界的可可·香奈儿[J];决策与信息;2011年08期

7 ;1889年宪法使军部成为真正的“权力核心”[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08期

8 王熙章;;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另有原因[J];文史博览;2011年08期

9 和静钧;;李光耀:小国大领袖的威权落幕[J];东西南北;2011年13期

10 赵柏田;;醉梦三十年[J];野草;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枫涛;;明清内阁概说[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2 田澍;;嘉靖前期内阁改革述论[A];明史研究第6辑[C];1999年

3 张娜;;清代内阁大库档案的流散与北京大学对档案的整理[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4 郭厚安;;略论仁宣时期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5 刘晓东;;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A];明史研究第7辑——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辑[C];2001年

6 曹永禄;;明后期分权共政论的发展[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7 罗辉映;;论明代“大礼议”[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8 阎崇年;;论《满洲老档》[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9 松村润;陈晖;;关于无圈点老档[A];满学研究(第三辑)[C];1996年

10 赵志强;江桥;;《无圈点档》及乾隆抄本补絮[A];满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徐平;以内阁正式表示接受“路线图”[N];人民日报;2003年

2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张金江;福克斯组成“经济内阁”[N];人民日报;2000年

3 乐绍延;“老人内阁”能否激活经济[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李关云;麻生太郎:首相能做多长?[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5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英国内阁大改组[N];人民日报;2003年

6 静波;新内阁名单今日公布 安倍背水一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驻日本使馆经商处;日本内阁第二次重组[N];国际商报;2000年

8 记者 王妍;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易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记者 王星桥;荷兰内阁总辞职[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本报记者 安士莲 编译;安倍重组内阁:博取城镇支持[N];经济观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洪早清;明代阁臣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雷;误读的共和:1916-1924年的北京国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陆伟;日本对外决策的政治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武向平;日本对德政策研究(1936-1941)[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景瑜;日本海军与政局变动(1922-1936)[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闫国生;战后日本政党政治的演变及其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陈伟;近代日本的藩阀政党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8 刘大平;美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1953-1961)[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纪荣;崇祯时期的阁臣群体[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秋成;十八世纪英国内阁在宪政中的地位[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杰伟;走向制度解决之路——熊希龄内阁与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移植[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松;章士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杜志明;明清内阁制度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闫利军;嘉隆万时期的阁部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方顺姬;丘o斓摹跋嘁怠毖芯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静茹;明代延议的运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刘婧;论李东阳的政治活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35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135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b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