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私征私派

发布时间:2018-02-03 09:54

  本文关键词: 私征私派 赋税 财政 清初 出处:《求是学刊》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私征私派,一般指政府官吏违反国家政策制度,以多种名目和手段,超额征派赋税和劳役的行为。清初各地普遍存在着私征私派的现象,在地丁银、漕粮、差役、驿站等税赋领域,几乎都能看到超额征派的情况,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对此,清初统治者始终严令禁止,视私征私派为贪污受贿,采取一系列重典予以封杀,但收效甚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吏治问题外,还存在着深刻的制度性因素。即清政府为解决中央财政的极度困难,实施了对地方财政的持续性削减与紧缩的政策,使得原本就入不敷出的地方政府,更加举步维艰。清初私征私派所暴露出的地方财政问题,并没有因"三藩"平定、台湾统一,全国性大规模战争的结束而得到解决,地方经费依然严重不足,以至最终形成清代地方财政的体制内运行与体制外运作共存的特点与局面。
[Abstract]:In general,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violated the state policy system and overtaxed taxes and servitude by a variety of names and mean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re was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of private expropria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country. In the field of taxes, such as officers and post stations, almost all of them could see the situation of excessive levy, which caused great harm to the society. For this reason, the rulers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lways strictly prohibited, regarded the private levy and smuggling as corruption and bribery. In addition to the problem of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there are also profou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at is, the Qing governmen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solve the central fina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ed cuts to the local fiscal and austerity policies, so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which was unable to make ends meet, was even more difficult. The local fiscal problems exposed by private collectors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t has not been settled by the "three vassals", the reunification of Taiwan, and the end of a large-scale national war, and local funds are still seriously inadequate. Finally, it 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tuation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operation within and outside the system of local finance in Q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分类号】:F812.9;K249
【正文快照】: 私征私派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所谓私征私派,一般指政府官吏违反国家政策制度,以多种名目和手段,超额征派赋税和劳役的行为。由于这种行为额外增加了人民的赋税负担,降低了政府财政税收效率,扩大了贫富间的不均衡,加剧了已有的社会矛盾,因此,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来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吴卫军;杨杰;;清代田土诉讼中的勘丈制度——基于立法、理论与实践的对比分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宋国华;;清代的缉捕术[J];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3 俞乃华;;从徽州谱牒中的族规家训看其社会教化效应[J];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汪雄涛;;“情法两尽”抑或是“利益平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1期

5 张利;李晓娥;;宋代民事纠纷的替代性解决机制[J];唐山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君;从冕宁县档案看清代民事诉讼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贞;清代前期民间借贷法律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李慧伟;郑观应慈善观及其实践[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克明;晚清台湾土地纠纷及其解决方式[D];河南大学;2012年

4 成伟;歇家与明代基层社会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世俊;从诗文看唐代繁重的赋税[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2 何坦野;秦朝徭役赋税制钩沉[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唐汉江;冒险的赋税之谏[J];税收与社会;1997年02期

4 方行;中国封建赋税与商品经济[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01期

5 陈明光;略论唐朝的赋税“损免”[J];中国农史;1995年01期

6 ;佛光寺传奇[J];大众电影;2010年18期

7 刘坤太;包拯改革赋税弊政的主张与实践[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8 王瑞明;宋代的赋税问题——读《文献通考·田赋考》[J];江汉论坛;1984年07期

9 王熙远;一块反映壮族地区土流赋税之争的石碑[J];民族研究;1987年03期

10 卫广来;论清代道光前的山西赋税与地租[J];沧桑;200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学增;;马克思的廉价政府理论[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黄英湖;;五缘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林金树;;简论明皇朝保护江南重赋区的若干重要政策[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4 赵文润;;唐代和籴制度的性质及作用[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5 韦庆远;;论明初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政策[A];明史研究论丛(第三辑)[C];1985年

6 林金树;;试论明代苏松二府的重赋问题[A];明史研究论丛(第一辑)[C];1982年

7 郭松义;;明末三饷加派[A];明史研究论丛(第二辑)[C];1983年

8 王一帆;孔云峰;姚俊刚;;河南省清代1809-1819、1836-1881年两时段县级赋税GIS[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和平;;中晚唐钱重物轻问题和估法[A];纪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建立十周年历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论文集[C];1988年

10 王远伟;;对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以1978-2006年中国教育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腾卉荣;甘汝来(二)“强项令”身陷“鸦虎案”[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2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3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柏芳 实习生 蒋娇旭;山雨欲来风满楼[N];衡阳日报;2005年

5 上海宏观经济分析师 刘涛;奥巴马修改海外赋税政策前景评估[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6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7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8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10 翁礼华;回眸中国历代赋税[N];中国财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炎;论赋税与宪政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秦玉娈;中国国民税权法律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程碧波;国计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4 杝i甈,

本文编号:1487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487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8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