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川津渡地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1 16:16
本文选题:四川 切入点:清代 出处:《西南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津渡是地方民众或地方政府为了克服江河(湖泊)阻碍而普遍设置的交通设施,作为陆行过水的必经之所和便民设施,是水路、陆路交通的重要节点。津渡同时也是地方政府和地方势力整合社会、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重要依托物。四川地区河网纵横,聚落分散,津渡作为社会空间交往的重要纽带其作用非常突出。清代四川津渡的兴衰是中国沿河流域津渡的缩影,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但是,关于四川津渡的分布与变迁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的薄弱环节。因此,选择古代四川津渡作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研究四川津渡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探讨四川津渡形成的环境机理;并且,由点及面,探讨津渡对地方经济、政治、社会、交通的影响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由绪论、正文(分八章内容)、结语组成。绪论部分。阐述文章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对"津渡"等相关概念及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界定,对与四川津渡相关的成果进行了学术回顾,阐述了研究材料来源、研究的内容框架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清以前四川津渡的时空分布。历史时期,四川境内的津渡设轩情况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总体而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巴蜀先民生产生活空间逐渐扩大,津渡设轩也逐渐增多。文章将清以前划分为三个时期,选取四川境内长江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津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清以前四川津渡的时空分布。先秦秦汉时期,仅岷江中下游和长江干流部分地区分布有少量津渡。津渡分布主要受巴蜀先民聚落分布、社会经济水平低下以及津渡的军事功能突出等因素影响。魏晋至隋唐时期津渡数量有所增加,并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津渡分布主要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村落、城镇沿河布局的影响。宋元明时期四川津渡发展迅速,津渡广泛分布于四川长江水系;长江干流、岷江流域津渡分布较密集,成都平原及河流两岸的冲积平原尤其稠密。津渡分布主要受村落、城镇沿江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造船技术的影响。第二章至第七章,清代四川津渡概况及时空分布。清代四川水路发达、商业繁荣,津渡发展达到历史的高峰。清代四川社会各阶层普遍参与津渡建设,根据津渡建设主体,可以将清代津渡划分为官修、绅修和民修三种类型。其中民修津渡占绝大多数。士绅阶层是清代津渡建设的主要投资人;官府在津渡建设中起着提倡、引导、监督以及管理作用。清代四川津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匀的特征,从河流来看,长江干流、岷江、嘉陵江津渡分布较为密集,沱江及其他河流津渡分布较为稀疏。从分布区域O喛,
本文编号:1598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1598923.html